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行业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行业动态 
 
【前沿观点】人民日报×同济发展研究院:“沪苏同城化发展增进青年人共同富裕获得感”
来源: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  浏览次数:31 日期:2021/10/08  加入收藏

沪苏同城化到底做得怎么样?给年轻工作者带来怎样的机遇?如何让青年对共同富裕有更多的获得感?近期,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课题组调研并访谈了30多位在苏州工业园区工作的青年,涉及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及生物医药多个行业,从实习期的应届毕业生到工作多年的“老园区人”。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中国产业园区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军强说,调研发现,产业互补,环境相近,沪苏同城化为青年人就业提供更多“选择性”和“可能性”,而地方产业发展是增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


图1 苏州金鸡湖(图片来源网络)

1. “沪苏同城化”发展现状

2021年7月国家印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到,要积极推动上海和近沪区域同城化,具体包括“制定沪苏(州)同城化方案”。相比一体化,同城化是一种更加紧密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近一年来,苏州决策层频提“沪苏同城化”,其下辖的10大区县板块也在积极对接上海,主动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大机遇,大力推进“沪苏同城化”,狠抓产业升级、交通建设、古城更新等工作,发展态势强劲。

一是交通枢纽相接互通。上海嘉闵线北延伸至太仓、高铁苏州北站延伸入上海、苏州与上海虹桥共同打造国家级综合交通组合枢纽。


图2 上海-太仓交通(图片来源网络)


二是产业协同分工。苏州高度关注上海最新动向,“上海需要什么、我们就服务什么。”苏州积极为上海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提供产业链配套,协同打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同时,主动争取上海高端资源辐射,让上海发展福利辐射到苏州全市。

三是干部任职、交流常态化。现任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原是上海市副市长,也是首位“由沪入苏”出任苏州市委书记的官员。此外,许昆林入苏不久后便率苏州党政代表团赴上海学习考察,在黄浦江畔举行了“苏州城市推介会”。苏州下辖各个区县板块的主要领导近年来也是频频前往上海洽谈合作。


2. 丰富就业机遇,让工作无缝对接

苏州工业园区至嘉定一线,是中国最重要的汽车产业聚集地之一,这里有最优质的就业市场。在园区工作多年的小曹,刚从一家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世界五百强外企跳槽到位于上海嘉定的另一家外企,工资翻了一倍,相似的工作节奏和环境,让小曹实现“无缝对接”。小曹坦言:“相比较上海,工业园区的购房压力更小,所以我在园区买的房子,而且公司每天都有回苏州的班车,上车就到家,很方便。”


图3 嘉定汽车产业集聚区(图片来源网路)


相较于成熟的汽车行业,工业园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则处于快速增长期。应届毕业生小杨求职首选就是苏州工业园区,在他看来,苏州工业园区的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爆发期”,如果能在园区企业工作,或许可以搭上企业快速增长的“早班车”,这些让他看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更多“可能性”。对于广大青年来说,好工作是感受幸福生活的基础,地方产业发展是增强广大青年共同富裕获得感的重要前提


3. 提升软环境建设,提高青年人共同富裕感

3.1 解决年轻人买不起房的痛点

近年来,高房价让青年倍感“压力山大”,解决住房问题,是提升广大青年共同富裕获得感的必答题。调研发现,苏州工业园区坚持住房租售并举的措施,解决了年轻人应急短租的难题,但仍然存在需长期攻克的自住难关。

刚在苏州工业园区工作三年的小张告诉课题组,今年自己利用本科身份参与人才房摇号,摇中了园区的“怡邻花园”(中签率约14%),从67平米的一居室到180平米的双层阁楼,选择多样。此外,人才房单价一万五,还不到市场价的一半。小张最终结合自身需求,选择了131平米的大四房。“过去三年,我住在园区提供的人才租赁房里,两室一厅,很不错。这次买到的新房我准备先租出去,等今年合同一到期就搬过去。”

调研发现,过去十几年,苏州工业园区坚持“租售并举”的人才住房政策,既致力于解决人才短期租房的应急性难题,又注重为青年提供长期自住房,努力实现“居有其所”,营造广大青年在苏州工业园区居住的“归属感”


图4 “租售并举”实现居有其所


3.2 提升园区软文化

当下青年,除了繁忙的工作之外,对业余生活也有了更多元化的追求,园区通过人才软环境建设,不断提升园区青年的生活品质。调研发现,工资收入不再是全部追求,在苏州工业园区,青年人在工作之余需要享受生活

苏州工业园区高度重视人才软环境建设,较早成立留学人员联谊会、博士联谊会、人才促进会等一批高层次人才社团组织,通过专业化、常态化的活动,让人才圈、社交圈、学术圈、投资圈有效融动;先后成立苏州芭蕾舞团、交响乐团,打造了环金鸡湖马拉松赛、龙舟赛、双年展、足球赛等一系列国际性文体品牌活动,形成了国际化的生活、居住和休闲环境。


来源 | 同济发展研究院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军强,原发表于《人民日报》“同济大学调研发现,地方产业发展是增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

编辑 | 邱昌雯

策划 | 唐瑞哲

审核 | 甄   杰



 
返回上一页 || 打印文章 ||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1994-2014 tdi.tongji.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彰武路1号 邮箱:tongjidi@163.com 微信公众号:TongJi-DI 邮编: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