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行业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行业动态 
 
【园区发展】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来源: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  浏览次数:125 日期:2021/09/22  加入收藏

9月1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一园一特色,一园一主题”的基础上,形成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和实施路径,分阶段、有步骤地推动示范园区先于全社会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我国各地工业园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各地园区响应中央号召,进行了绿色发展的有益实践。


一、《通知》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与现阶段工作安排

图1 《关于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的通知》(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官网)


根据文件,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积极推动示范园区产业结构向低碳新业态发展,按照增加碳汇、减少碳源的原则,限制和淘汰落后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原则,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改善。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应用转化,在示范园区层面建立低碳技术企业孵化器,推动低碳技术的产业化,对示范园区开展清洁能源替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图2  一图读懂《关于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的通知》(来源:中国生态工业公众号)


具体文件:

关于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的通知

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一步落实《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中加强发展低碳经济的通知》等有关要求,充分体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下简称“示范园区”)在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区域绿色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示范园区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强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培育低碳新业态、提升绿色影响力等措施,以产业优化、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宣传推广、项目示范为抓手,在“一园一特色,一园一主题”的基础上,形成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和实施路径,分阶段、有步骤地推动示范园区先于全社会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二、重点任务

(一)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积极推动示范园区产业结构向低碳新业态发展。按照增加碳汇、减少碳源的原则,限制和淘汰落后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开展技术革新、管理创新,实现生产过程节能减排,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改善,同时积极引入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特点的低碳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使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二)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应用转化。充分利用示范园区中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开展能源替代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工艺降碳技术、低碳管理技术等有利于促进碳达峰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示范园区层面建立低碳技术企业孵化器,推动低碳技术的产业化。

(三)构建双碳目标管理平台。在示范园区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智慧化和大数据技术,增加和完善碳达峰、碳中和管理功能,按照减污降碳协同控制理念,对示范园区开展清洁能源替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持续调整改善示范园区能源结构所产生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进行有效地的跟踪和评估,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四)强化绿色低碳理念宣传教育。加强示范园区内企业员工、居民碳达峰碳中和理念的教育和宣传,促使公众在生产、生活和消费行为模式中向减碳降碳方向转变,力行低碳出行、使用低碳产品。

三、现阶段工作安排

(一)强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1.在示范园区建设过程中,所有示范园区均应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为重要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路径举措。

2.上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举措落实情况作为示范园区创建、验收和复查评估的重点考核评价内容。

3.在各示范园区年度报告中,应认真总结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下一年度的具体目标和落实举措。

(二)摸清底数,开展示范园区碳排放现状调查

完成相关年度碳排放数据表,开展示范园区碳达峰现状摸查。

(三)编制《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专项报告》

充分响应“3060”双碳目标要求,回顾“十三五”时期示范园区建设过程中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分析碳排放和碳汇现状,评估与碳达峰碳中和的差距,科学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路径,提出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先进案例

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广泛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各地园区响应中央号召,进行了绿色发展的有益实践。

  • 莱芜高新区:按下绿色转型“快捷键”


图3  莱芜高新区(来源: 济南莱芜高新区官网)


莱芜高新区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力度,支持引导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走好低碳循环发展之路,绿色转型按下“快捷键”。

聚焦煤炭压减,多措并举降低煤炭用量。贯彻落实省市区系列决策部署,坚持将煤炭压减作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先后淘汰维达纸业、泰禾生化4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成为全市第一个无煤工业园区。

聚焦综合能耗,打造绿色循环经济新高地。通过实施专业能源系统诊断,持续优化用能工艺,先后投资建设以能源管理中心、余热余能发电、余热供暖、电机效能提升、炉卷及轧机节能改造等为代表的节能减排项目,年节约标准煤近20万吨,余热利用率达60%左右。

聚焦绿色能源,积极谋划氢能产业发展。依托泰钢集团炼钢,新上泰钢集团加氢母站项目,成为山东省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加氢母站。山东重工提前布局,打造氢能汽车产业集群,为推动济南乃至山东氢能产业链发展“先下一城”,对促进氢能产业集群形成、推动氢能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聚焦审批关口,坚决杜绝“两高”项目审批。聚焦源头管控抓推进,加大高耗能项目审查力度。新上耗煤项目在满足煤炭消费总量削减要求的前提下,严格实行煤炭等量或减量替代,杜绝新增煤炭消费。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准入标准,对国家明令禁止的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一律不予审批。


  • 苏州高新区:创新引领  逐绿而行


图4 苏州高新区(来源:苏州高新区官网)


苏州高新区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引领、逐绿而行,全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奋力跻身于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型绿色发展示范园区行列。

聚焦龙头,高水平推进绿色低碳招商。近年来先后引进了以日本NGK为代表的4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华能集团为代表的20余家国内领军企业入驻高新区并投产运营。其中,NGK是全球仅有的两家面向国六、欧六标准汽车尾气催化材料的知名环境材料生产企业;华能集团采用目前国内最大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通过天然气代替燃煤,提升区域整体绿色发展水平。

凝才聚智,搭建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绿色双创生态。面向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院所,瓦格宁根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名校,高新区积极引进近百位绿色环保领域专业人才。以清华大学曲久辉院士、南京大学徐祖信院士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外顶尖专家落地高新区。

内外协同,把绿色创新作为对外合作的重中之重。凭借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不断加大的绿色投入,苏州高新区吸引日资企业超过600家,同和资源、NGK、栗田工业水处理、苏州整水综合水处理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落户高新区。今年4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苏州可持续发展创新合作示范项目已于启动建设,将推进先进绿色低碳技术的联合研发、管理、转化、推广和应用,支持苏州高新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来源 |【1】关于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官网,2021年9月1日 【2】莱芜高新区、苏州高新区:多措并举推动绿色园区建设迈上新台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21年9月6日

辑 | 江映雪

策划 | 唐瑞哲

审核 | 甄   杰



 
返回上一页 || 打印文章 ||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1994-2014 tdi.tongji.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彰武路1号 邮箱:tongjidi@163.com 微信公众号:TongJi-DI 邮编: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