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行业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行业动态 
 
【园区发展】国家高新区上半年考核捷报频传
来源: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  浏览次数:49 日期:2021/08/16  加入收藏

1-6月,中关村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收入38513.1亿元,同比增长31.2%;成都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3.1亿元,增长13.6%;杭州高新区(滨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0.7亿元,同比增长13.9%;合肥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8.3亿元,增长19.3%……

近日,多家国家高新区公布“半年考”成绩单,捷报频传,国家高新区经济运行整体呈现“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经济总量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的小目标。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背景下,国家高新区表现亮眼,成为疫后经济发展当之无愧的生力军。

一、国家高新区发展各有“秘籍”

每一个国家高新区情况各异,针对上半年的成绩,尖子生们各有一套因地制宜的发展“秘籍”。

  • 成都高新区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3.1亿元,同比增长13.6%三大主导产业活力迸发,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增长25.7%规上生物制造总产值增长13.2%,新经济属性规上企业营收增速达38.8%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总结道:“始终把企业服务放在首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产业链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大力精准招引,同时深耕产业培育,以最优服务助推科技型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激发区域创新创造活力,助力成都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

  • 厦门火炬高新区

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2%,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84.8%

厦门火炬高新区负责人总结的经验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聚焦实体产业强链补链,狠抓龙头项目攻坚。盯住关键,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数字经济,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

  • 杭州高新区(滨江)


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234.5亿元,增长13.8%,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32.1亿元,增长16.6%。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占到了全省总数的近35%成为创新链产业链联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范例。

杭州高新区(滨江)党委主要负责人道出其中关键:“我们在新发展格局中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努力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

  • 宁波高新区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39.5亿元,同比增长35.8%,增幅超全市平均15.7个百分点,全区80%以上的规上企业实现正增长,更是有近一半的企业增幅超过50%

负责人总结到,这份可喜的成绩单背后,正是宁波高新区聚焦制造业“高精尖”产业提升和数字经济发展“双引擎”,在创新培育、产业链打造狠下功夫,驱动高端制造驶入快车道的结果。

  • 株洲高新区

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7亿元,同比增长13.7%

其负责人认为,注重修炼“绣花”功夫是制胜的“大招”,株洲高新区坚持产业强区、突出创新引领、深化改革开放,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和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迸发出了磅礴的奋进力量。

二、上半年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呈现三大特点

国家高新区优异的成绩单背后,高质量发展亮点突出。总体来看,上半年国家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呈现出三大特点:新经济持续引领、高成长企业大量涌现、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新经济持续引领。在国家高新区,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在成都高新区,上半年新经济属性规上企业营收544.7亿元,增速达38.8%。在厦门火炬高新区,上半年规上工业总产值中,数字经济企业占比高达91.8%

高成长企业大量涌现。上半年,国家高新区在新注册企业、获得风险投资企业、独角兽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等企业主体数量上大幅增加,突出反映了新经济、新动能在实现快速发展。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潜在独角兽报告也显示,半数以上的潜在独角兽位于国家高新区。例如,苏州工业园拥有潜在独角兽企业36家、科创板上市企业9家。成都高新区拥有潜在独角兽12家、科创板上市企业6家。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从行动上看,重庆高新区在大力建设一流的西部(重庆)科学城,西安高新区提出率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硬科技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启动新型研发机构“岷山行动”计划,未来5年将投入300亿元建设50个新型研发机构,等等。

三、国家高新区如何交出更优异“答卷”

已有的成绩令人欣喜,下一步,国家高新区如何再接再厉,交出更优异的“答卷”?

首先,要继续发力科技自立自强,积极推进强链补链工程,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各国家高新区要在壮大优势产业链的同时,针对产业链的短板,强力推进“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工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关键企业为引领,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技术经济合作聚焦产业共性技术以及产业链缺失环节、薄弱环节、关键技术环节,加强对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产业“卡脖子”技术,进而增强产业链韧性,提高抗风险能力,构建自主可控、稳定高效的产业链。与此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服务,最终形成上中下游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产业生态。

其次,要找到疫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口和新抓手,完善创业孵化与科技金融深入结合的体系。重点要抓新兴独角兽企业的挖掘与培育,让更多优质项目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企业诞生。开展应用场景创新,布局培育新赛道,在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平台经济等方面走在前列。同时不断探索适应新经济发展的新治理模式、新经济制度,比如有条件的高新区可以实施“一区多园”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构建区域联动、优势互补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最后,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必须把绿色宜居发展摆在显著位置,打造绿色发展先行军。遵循国家科技部《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行动计划》指示,制定和遵循更加严格的环境、安全、能耗、水耗、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标准,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规模,以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绿色管理、绿色服务和绿色品牌开拓市场,引导全社会绿色消费,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推动绿色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科技、绿色产业, 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产城融合建设。


来源 |【1】强势围观!国家高新区上半年“成绩单”出炉,载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公众号,2021年8月8日【2】“半年考”捷报频传 国家高新区向前向前向前,载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公众号,2021年8月13日

辑 | 江映雪

策划 | 唐瑞哲

审核 | 甄    杰



 
返回上一页 || 打印文章 ||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1994-2014 tdi.tongji.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彰武路1号 邮箱:tongjidi@163.com 微信公众号:TongJi-DI 邮编: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