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1年6月26日,第九届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在上海市青浦区成功举办。主办、协办单位领导在致辞环节聚政产学界智慧,探园区发展之道。其中,同济大学副校长雷星晖指出双重冲击下更需要园区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总裁张凤明提出实现集约化发展是当今的趋势;青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倪向军分享产业园区必将转危为机,实现跨越式发展。(以下内容由论坛组委会根据会议记录整理 )
一、双重冲击下更需要园区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同济大学副校长雷星晖在第九届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上致辞
近年来,随着贸易保护主义和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加速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和重新布局。加之持续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各国都从国内外安全角度进行调整。这必然进一步加剧了去全球化的趋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与逆全球化双重的冲击,产业园区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重要的载体,肩负着经济发展、创新发展、管理示范和对外开放等重要使命。因此,双重冲击下更需要园区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积极谋划双循环,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园区在每个阶段都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和它的任务。假如把深圳比喻为一个洼地模式。所谓的洼地,也就是成本洼地和税收洼地,这样就可以吸引大量的资本。而与这个模式相比较,上海可能要用高地模式来比喻,它是人才高地跟科技高地。因此,这个论坛所讨论的,我们所面临的每个产业园区,在定位的时候,事实上都有不同的定位目标跟定位基础的考量。
根据本次论坛的“双重冲击下园区新发展”这一主题,能够提出一系列问题:双重冲击下产业园区发展趋势和目标是什么?在新的一轮的双重冲击下,我们需要有什么样的调整?园区如何在产业导入、平台建设、特色运营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园区新发展具体又该如何来实现?比如上海市委市政府布局五大新城,这种五大新城的概念,跟我们之前所认识的都完全不一样。那么,我们也有青浦这样的新城,我们也有工业园区。在这个中间怎样形成融入为一体式的发展格局?这些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图1 同济大学副校长雷星晖致辞
二、产业园区必将转危为机,实现跨越式发展
--青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倪向军在第九届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上致辞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充满了不确定性,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进入了动荡的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
青浦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地;也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核心区,青浦新城又将向上海中心城区承接全球城市核心功能,面向长三角城市群更好地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成为一体化示范区建设重要的支撑。
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建设,青浦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增长级,2020年青浦工业园区规模规上产值实现1027.25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产值64.4% 。世界五百强和龙头企业不断地在园区投资落户,综合配套能力不断地体提升,产城融动发展逐步成效显现。徐泾工业园区为青浦的工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顺丰快递、德邦物流、上海家化、尤妮佳等众多的优质企业在徐泾园区中发展和壮大。如今随着产业结构不断深化,徐泾工业园区正在向国际化产业社区转型,不同时代不一样的产业园区,将注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在产学研各界对产业园区共同发展努力下,产业园区必将转危为机,加速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
图2 青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倪向军致辞
三、实现集约化发展,是当今的趋势
--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党委委员、总裁张凤明在第九届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上致辞
双重冲击下的中国产业园区发展之道,既有逆全球化的背景,又有后疫情时代的影响,以及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革和调整。中国的经济已经扛过来了,特别是进出口方面,现在我们的出口形势非常好,外汇的增长率很高,出口企业的很多订单,特别是海运,一单难求。中国的产业链是比较完备的,现在全球都依赖于中国的投资资本链的供应,才能维持很多运转,但其中中国产业链的体系,很大靠增长的连续支撑。
产业园区作为支撑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去年疫情防控阶段,走在复工复产一线。保实体经济主要是在园区,产业园区的企业,主要是制造业,不同于服务业,比如说疫情来了,服务业马上不行了,而疫情后爆发性的增长。园区产业建设不可复制,形成产业的配套也非常漫长,它的结构性的问题,也会有后续放大的深远影响。特别是在现在的经济形势还是比较困难的时候,很多的企业资金链、生产要素,都受冲击。
园区的发展,是实施经济发展重要的体现,依靠产业模式资源和潜力,更好地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实现集约化发展,是当今的趋势,也是中国的成功经验。这次疫情和逆全球化对产业来说的挑战是基于疫情后,中央和地方陆续出台很多政策,对冲不利影响。对于园区减免税收、用工房租减免和支持鼓励,保障经济发展。产业园区的这一形态,正如《园区不惑——中国产业研究经济》中所描述的一样,产业园区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和重要基地,在中国产业发展过程中,政策是外部的推动力,政策的调整与市场的变化,直接影响产业园区产业的发展。如今国家正在加大助力产业园区的跃进,希望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实现更宽阔的研究开发,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更高水平的产业集聚、更大一轮创新驱动,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图3 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党委委员、总裁张凤明致辞
编辑 | 江映雪
策划 | 唐瑞哲
审核 | 甄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