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日,由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和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主办,兴业银行上海分行、上海第一冷冻机厂和九华咨询联合协办的“2019(第八届)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在上海同济大学举办。来自国家部委园区主管部门相关领导、国家级产业园区代表、园区投资运营服务机构代表、园区研究的专家学者等100余人围绕“产业园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行了系列专题报告和深入讨论。
2019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现场
01 开幕仪式
开幕仪式由同济大学经管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施骞主持,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院士,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党委委员、副总裁张凤明,中国开发区协会会长师荣耀为论坛致辞。
同济大学经管学院党委副书记施骞教授
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院士
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党委委员、副总裁张凤明
中国开发区协会会长师荣耀
02 授证仪式
致辞结束之后,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院士为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硏究院院长李维安、中国开发区协会会长师荣耀颁发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书,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为紫竹国家高新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陈衡、招商蛇口华中区域总经理高级研究员金桥、园区中国总裁梁椿、上海市发改委政策法规处处长王永刚、上海潮汕商会秘书长姚俊祥、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处处长周效门颁发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聘书。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委员授证仪式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授证仪式
03 主题演讲:园区治理体系
紧接着,长江城市群研发中心秘书长高桂花主持了“园区治理体系”环节的主题报告。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科技部高新区处副处长周力、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硏究院院长李维安、上海市发改委政策法规处处长王永刚先后发言。
长江城市群研发中心秘书长高桂花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教授在主题报告《产业园区治理现代化:目标、现状和路径》中提出,园区治理是园区管理机构管理园区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主要通过一套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内部与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园区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活动,包括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方式和治理效能的活动过程。任浩教授总结了40多年来中国产业园区制度发展经历了初始探索、逐步培育、快速成长、稳定整顿和创新升级5个阶段,基本形成了以法制为前提和保障、以体制为核心、以机制为手段的多层次的治理体系。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教授
任浩教授指出产业园区治理的现代化系统规划需要重视园区治理现代化的理念,需要制定实现园区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和步骤以及落实推动园区治理现代化的组织保障。园区现代化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开源性与闭环性相结合以及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要想实现园区治理现代化,必须要有管理理念、管理规制和管理工具等系统科学的园区管理体系作为基础和方法。
科技部火炬中心周力处长以“国家高新区建设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实践”为题,通过国家级高新区调查问卷的相关数据,阐述了产业园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多种实践模式并总结出高新区在近年来呈现出精简、高效和灵活的特点。另外,周处长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治理体系的探索建议。一是优化组织结构,构建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二是优化职责体系,充分授予关键性管理权限;三是聚焦主责主业,向价值发现者、产业促进者转变;四是持续改革,不断探索引领时代前沿的治理模式。
科技部火炬中心周力处长
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李维安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产业园区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关问题”。李教授的报告围绕“产业园区治理体系现状、产业园区治理体系现代化和产业园区网络治理及绿色治理”三个方面开展。李教授以“从行政型向经济型”的公司治理转型为背景,提出了产业园区中政府治理应该强化无为之手,弱化扶持之手,消除掠夺之手,政府治理转型的关键是从控制型转向服务型;社会治理应该强调多主体的参与,从“行政型向社会型”。在此基础上,李教授提出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参与主体与“网络治理与绿色治理”方式的产业园区现代化治理体系框架。
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李维安教授
上海市发改委政策法规处处长王永刚,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体制机制探索》的主题报告中回顾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立的背景和过程,深入探讨了园区治理体制机制的问题,指出园区的治理需要处理好园区发展治理与绿色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园区主管部门与园区属地政府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园区发展与民生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上海市发改委政策法规处处长王永刚
04 主题演讲:园区治理能力
短暂的茶歇之后,论坛进入下半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志宏主持了“园区治理能力”环节的主题报告的,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叶江峰主持了嘉宾对话。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
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叶江峰
天津国家经开区政策研究局局长张瑞华针对园区治理能力提出新时期园区发展必须跳出过度依赖政策竞争的习惯模式,进一步强化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功能,在推进“深水区”改革上走在全国前列;同时要适应宏观发展环境和发展形势的变化,主动调整发展思路,由主要靠增量要素支撑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主要靠技术创新推动的高质量发展,由招商引资转向育商聚资,由主要着眼资本导入转向更加重视人才导入,由外向型为主转向内向型为主。在园区治理上,要大力拓展园区发展的价值链,重构园区支撑持续发展的有效财务模式;要打破政府一元化主导,构建企业、社会组织、居民多元化力量广泛参与的园区创新和发展的新体制,探索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园区发展新路径;要以“人”为中心营造园区高品质发展环境,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创造适合各类人群生活和发展的宽松环境。
天津国家经开区政策研究局局长张瑞华
上海紫竹高新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衡在论坛主旨报告中提到,紫竹高新区作为国家高新区中唯一一家混合所有制运营的高新区,大胆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高水平和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集聚探索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产业形态和服务模式。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市场导向,注重高质高效,贯彻招商战略,推进产业集聚,丰富管理内容,提高服务能级,推进产城融合,构建科技新城,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排名逐年上升,7年实现“六连跳”,由2012年在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28名上升到2018年第13位。展望未来,紫竹高新区将进一步发挥体制机制优势,结合现有产业集聚优势,努力成为高水平的高科技园区运营商、“铂金产业服务商”和科技产业引领者,将紫竹高新区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科技新城典范。
上海紫竹高新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衡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甄杰认为,产业园区治理模式基本包括管委会+公司(公司)、准一级政府和一级政府三种类型,并在演变过程中不断对治理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形成了“去行政化”或“再行政化”两种趋势,以此来解决园区发展中伴随其规模增长、社会事务增加等而产生的碎片化低效治理问题。园区治理的各种形态既有其突出的优点,也有相应的不足,从园区治理模式演变的实践表现来看,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式虽有差异,但都是特定主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的持续互动的协调过程。产业园区应充分考虑其发展的具体阶段、地域空间、企业数量、社会事务等,选择适宜的治理模式来协同其经济管理、社会管理与行政管理事务。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甄杰
05 嘉宾对话
论坛还特别安排了嘉宾圆桌对话环节。七位嘉宾思维碰撞,从实践出发谈及对园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理解。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处处长周效门提到,园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全国有2500多个园区,不仅有经济税收贡献,还涉及到巨大的土地占用面积和就业、居住人口基数,因此,园区治理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园区治理应该成为国家园区治理的标杆。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处处长周效门
漕河泾国家经开区总公司原总经理陈青州在回顾了开发区体制机制建设过程后,提出开发区应当在国务院2019年11号文件的指导下完成八字任务,即深化“改革”、持续“开放”、打造营商“环境”、以“科创”为引领。
漕河泾国家经开区总公司原总经理陈青州
招商蛇口华中区域总经理金桥认为,通过搭建“总部抓总,专业主建,区域主战”的三维矩阵架构,有利于产业园区业务在业务多元化集团公司内部的有效治理。
招商蛇口华中区域总经理金桥
园区中国总裁梁椿用“三个融合”总结园区治理的关键:从园区治理到园区自理的融合,强调自组织形式的纽带作用;从集中治理到多中心治理的融合,因地因时因事的不同发挥各中心的特殊功能作用;从企业治理到产业治理的融合,突出科技创新促进行业整体水平的发展。
园区中国总裁梁椿
《经济参考报》原主编徐殿龙认为,提高园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符合当前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趋势,重大重要,刻不容缓。但在双“治理”中,要理清三个问题:首先,园区自身是园区治理还是治理园区,是赋能还是被赋能;其次,园区与园区之间是趋同质化还是特色化、是重优惠政策还是重提高服务意识和能力、是单枪匹马式自我、自主发展还是协调协同发展;最后,园区与人之间把硬治理和提高软实力结合起来,力争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相匹配。
《经济参考报》原主编徐殿龙
美中留学人员联合会会长夏善晨表示,时代趋势、法治经济和市场规律是发展和治理的基本逻辑。产业园区发展应该采用政府授权、园区经营的体制机制,而非政府集权、二元一体的管理模式,以适应工业互联网发展形态和应用场景,如工业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生产,而管理、技术和培训则是同步要求,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同时要强化园区经济主体跨区域联动发展,在加快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中,找到自己的集合优势所在,进行联合发展,以便推进跨界区域共建共享的成果;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中,需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如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加强产业分工协作的机制,特别是推动产业与创新中,以金融作为介质的深度融合。
美中留学人员联合会会长夏善晨
上海社科院法学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王海峰提到临港新片区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园区,它肩负着发展生物医药等“硬产业”及带动长三角区域联动发展的使命,同时还肩负发展离岸业务的重任,具有制度创新自主权。这是园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研究新领域。
上海社科院法学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王海峰
06 闭幕仪式
论坛最后,本届论坛协办单位代表上海第一冷冻机厂总经理卢广军、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周步新分别发表了闭幕致辞,2019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圆满完成。
上海第一冷冻机厂总经理卢广军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周步新
编辑 | 叶江峰 韩宇航 唐瑞哲
策划 | 吴逸凡
审核 | 甄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