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行业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行业动态 
 
【园区研究】台湾内湖科技园区发展的五大经验
来源: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  浏览次数:1156 日期:2018/07/03  加入收藏

内湖科技园区位居“台北科技走廊”的核心置,是首座由民间投资开发的科技园区,也是台湾第一座由轻工业区蜕变成为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园区。由于我国内地高新区在早期主要是以政府主导型科技园区为首,虽然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张,但是也产生了诸如创新水平较低、同质化竞争严重、产能过剩等问题。因此,对内湖科技园区进行研究分析,对国内高新区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01   扩充空间广阔,企业集群发展

内湖科技园区凭借地理位置、交通网络等优势条件让企业自然聚集,与其它科学园区是由政府购地规划,再以优厚的条件鼓励企业进驻相比,显得格令人瞩目。看好未来扩充性一直是厂商进驻内湖科技园区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内湖科技园区是新规划的区域,土地开发率低,企业可以通过购地或租赁,获取更大的办公和生产空间。土地相对低廉也是内湖科技园区成功发展的重要原因,明基、光宝、仁宝、华邦等知名企业纷纷将公司总部设在内湖科技园区,其上下游相关厂商为了节省交通、物流等成本,加速汇集于内湖科技园区,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并进一步吸引相关企业进驻,这种自发形成的产业集聚极大降低了企业的外部交易成本。内湖科技园区已成为台北市企业营运总部及研发中心群聚之地,根据“台北市商业处”公司商业登记数据显示,在这些企业总部的带动下,截至20123月,内湖已经入驻4500家厂商,较2001年底的600家增长了7倍以上。


02   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健全

内湖科学园区是一个位于台北市的都会型高科技园区,而台北市作为台湾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金融中心,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丰沛的人力资源等优势。台北的海陆空交通网络由捷运网络、九大高速道路系统、松山机场和中正机场、台北港和基隆港等组成。台北市高等教育资源丰富,每年培育大量的技术工人和高科技研发人才,全方位的科技人才为内湖科技园区企业的永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另外,全台湾90%以上的创投公司汇集在台北市,85%的银行在台北市设立金融总部,稳健的金融环境与产业竞争力促使具有创新及创意能力的厂商,能在发达的资本市场中获得资金支撑,使企业发展壮大。所以许多企业进驻内湖科技园区并非主要从事生产制造活动,而是利用台北市在生产服务上的优势,降低运营管理成本,通过优越的区位来开拓国际市场,形成科技创新优势,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03   民营企业先行,政府因势利导

最早的民营建筑商作为拓荒者,化腐朽为神奇,将内湖轻工业区从台北市的边缘地带变成一片欣欣向荣的高科技园区,这种蜕变过程虽然违背了当时市政府的规划原意,但造就出内湖科技园区这样一个美丽的意外。随后政府也并未对这个园区给予充分的重视,而是抱着任其自然发展的态度。这样反而使得园区的发展没有太多的政府干预和限制,形成了依赖市场机制调节产业成长的环境,进而使得高科技厂商的投资意愿大为提高。内湖科技园区依托市场机制“由下而上”自然形成的机制,成为内湖科技园区对外营销的最大优势。直到1999年,台北市政府才正式介入内湖科技园区的发展,特别是内湖科技园区服务中心的成立。随后在政府的引导下,逐渐形成主导与辅助产业,强制迁出阻碍园区未来发展的企业,严格禁止园区内厂商的零售行为,以确立内湖科技园区高科技重镇、企业营运总部的形象。

 

04   定制服务企业,永续发展活力

台北市产业发展局每年都会对园区内厂商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厂商的需求和建议,再根据调查结果采取修正措施,进而更好地引导园区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维持企业发展活力。2005年企业大多希望政府能提供基础设施和与行政办公相关的一般性服务,但是到了2008年和2010年对基础设施与基础服务的要求已经不再那么迫切,开始转变为对经营、研发合作、信息服务、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增值服务需求。正是在企业强烈需求的推动下,政府在内湖科技园区规划建立地方产业创新交流中心,以提供企业进行异业合作、跨域育成的平台,促进产业技术研发、商机交流、人力资源培训和信息产销创意等的合作与交流。反之,如果政府不能正确把握企业从一般性基础服务逐步向增值服务转变的服务需求,只是一味地提供基础服务,内湖科技园区很难实现永续发展。

 

05   社群组织发达,提供多元服务

为更好地满足园区厂商和员工的利益诉求,丰富园区员工的业余生活,实现内湖科技园区多元、永续、全面发展,内湖园区相继成立了内湖科技园区发展协会、内湖社区大学和内湖探索馆。内湖科技园区发展协会是由园区厂商共同组成的园区服务团体,在园区厂商与政府之间发挥沟通桥梁的作用,同时作为厂商联谊平台,不定期举办教育训练,为企业争取政府补助,满足厂商及员工进修需要,进而创造厂商竞争优势;成立于2003年的内湖社区大学,积极整合内湖科技园区内多方资源,为社区人才开设各种培训课程,鼓励员工自主学习,已成为内湖地区重要的终身学习机构;为了展示内湖科技园区的辉煌成就,激励厂商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又建立了内湖科技园区探索馆。这一系列由民间自发形成的组织,在实现园区企业及职工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着内湖科技园区的内涵,使其朝着学习型、创新型社区发展。

 

来源:白雪洁,闫文凯,孙溪悦.台湾内湖科技园区发展历程、经验和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0):39-43.(原文有删减)

责任编辑:李梦祺

策划:靳元青

审核:甄杰



 
返回上一页 || 打印文章 ||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1994-2014 tdi.tongji.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彰武路1号 邮箱:tongjidi@163.com 微信公众号:TongJi-DI 邮编: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