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举办2018年出版发布会。在答记者问环节上,与会的国家级产业园区代表分别就各自园区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展望做了总体介绍。同时,媒体针对产业园区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提问,我院专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应回答。以下是该环节的主要内容:
天津经济开发区 张瑞华
很荣幸借助任老师的平台跟各位媒体朋友交流。我们从1984年建区到现在已逾34年。天津开发区因港而兴,因为天津港一直是中国北方的第一大港,但我们建区的时候,那个地方是白茫茫的一片,连芦苇都不长,是实实在在的从零起步,所以说我们是盐碱滩上崛起的一个工业新城。
到1986年的时候,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对我们开发区的工作非常重视,因为他看到了深圳的成功,于是把开发区作为中国特区发展的不可多得的经验。他在1986年8月21号到天津来视察的时候,专门到了天津开发区。当时的开发区实际上企业加起来也就不到十家,没有像样的办公楼,也没有一个接待领导的场所。所以,当时是在我们开发区内的一家丹麦独资企业,叫做丹华自行车厂,把厂里的食堂简单布置了一下。小平同志在开发区参观,就在那个地方,写了几个大字,叫做“开发区大有希望”。这七个字就成为了全国开发区共同的座右铭,也成为了这些年全国开发区发展的精神动力。
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其实都差不多,实际上我们起步都是很艰难的。应该说在那个年代,中国整体上经济短缺,国家很困难,财政资金很缺乏,属于一没有钱、二没有技术、三没有资源这样一种境况。最初,开发区就只是出口加工这一种形态。不过经过时间的推移,天津开发区迎来了一个重大的飞跃,就是1991年摩托罗拉到中国投资,在天津开发区设立了它的通信产品工厂,这是当时中国最具投资规模的一家外商投资企业。1991年该项目落地之后,我们开发区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整个开发区的经济体量和发展速度都有明显的提升。其实园区发展无外如是,其标志性发展的共同特点,就是一些标志性项目的落成。
《园区不惑》这本书也写到了园区每阶段的划分,从表象上来看,这是天津开发区发展阶段的变化,实际上它背后反映的是中国的整体进程。大家知道,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中国整体对外开放的步伐是加快的,我们利用外资的水平、层次和规模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就是从1992年以后,中国的开发区其实普遍都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阶段。
当然,摩托罗拉作为手机制造商已经是明日黄花了,在市场上已经销声匿迹。我们回过头去看这个项目,作为天津开发区,我们损失了一个很大的增长点。但是对中国的通讯事业来讲,摩托罗拉发挥的作用不容置疑,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它就有点像当时达摩东渡一样,到中国来传播,并带动了我们整个通讯行业的发展。那么现在无论是华为、小米还是vivo、OPPO这些手机制造商,还包括一些现在的电子通讯行业例如联想,它们的高管层有很多人都具有摩托罗拉的背景。所以说,中国开发区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我们的一些指标或者说解决就业、增加税收这些方面,实际上在我们对接国际市场、对接国际生产力,对国内整个产业发展以及工业化都产生了很大的带动作用。
近年来,开发区进入到创新发展阶段,离开了超高速增长轨道,功能上更加综合化,社会和城市管理事务明显增加,以至于一些人对开发区产生了质疑,甚至认为开发区的生命周期已经结束,中国已经形成全面对外开放的局面,不再需要开发区了。对这个问题,我们有不同的认识。
其实开发区的生命力和立区之本,并不在于说我们有优惠政策,有特殊的管理体制,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外资。其实,开发区的立区之本在改革创新,中国的开发区在过去30多年,能够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振兴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取得成绩,完全是由于在当初中央给了开发区改革创新很大的自由度与空间。大家有可能不知道这些信息,我想也借此机会讲一下,其实中国的开发区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的制度建设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1987年,天津开发区针对土地有偿使用制订方案并由天津市政府向中央建言,从而推动国家把土地有偿使用写进宪法,才有了中国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另外,大家可能知道,中国是于1997年在全国范围内的国有企业开始试点保险制度的。但是天津开发区在1985年出台的开发区条例中就写到外商投资企业要为企业职工缴纳社会保险,也就是说,我们当时保险的结构跟现在是完全一样的,就是五险一金,这也是我们先行的一些探索。大家现在看到,全国各地都有一站式服务中心和审批服务中心,而天津开发区早在1987年就已经提出要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了。
所以,如何衡量开发区对中国的贡献,我觉得与其只是看指标数据,说有多少外商投资、企业做出多少工业产值,莫不如说我们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多少突破。当然,最近十年可能中央的战略重点也有一些转移,比如说自贸区、各类国家级新区,可能更加吸引眼球,也赋予我们更多的创新空间。但是我个人认为,只要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达到完美、没有终结,那么开发区的生命力、开发区的意义和价值就永远存在。
广州开发区 李飞流
广州开发区相比于国内的其他开发区可能有一些不同之处。首先我们不是单纯的经开区,我们有好几块牌子,包括广州经开区、广州高新区、广州保税区、广州出口加工区,还有中新-广州知识城(中国和新加坡)、行政区广州市黄埔区,六块牌子一班人。可以说,我们广州开发区34年的历史,用一句话形容,叫做“杀出一条血路”。
1979年,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说,中央没有钱,但可以给一些政策,我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广州开发区就一直按照这个思路,发扬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的精神,做成了很多开创先河的事情。刚才天津开发区张局长说过,有些东西其实当时没有经验可循,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有些东西可能还有一些比如说掉乌纱帽、受处分这些风险。
比如说开办土地有偿转让,我们广州开发区拍卖了全国第一块工业用地,建立了开发区系统的第一部法规和开发区条例;还有就是大家熟悉的直销,比如说安利,当时国家是不允许的,但是我们开发区管委会的领导通过国务院争取进行试点,这样合作下来,安利在全国发展势头很好,同时也成为我们开发区的利税大户。我们还建立了第一家外资企业的党委,这也是广州开发区走出的第一步。
目前,我们的GDP大约三千多亿,我们的财税突破了一千亿,在全国开发区中名列前茅。上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我们广州开发区,召见了几位民营企业的负责人,跟这些企业家讲了大概七八分钟的话,提了一些要求,而且特别指出民营企业能办大事,政府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服务,特别是在营销环境改革方面,要有所创新。所以,我们广州开发区下一步的重点就是大力开展营商环境改革创新。事实上,这几年我们一直都很重视这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行政审批方面,倡导“来了就办,一次搞掂”,时间上、效率上都追求尽善尽美;
第二是知识产权方面,我们广州知识城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合作项目,集中了国家专利中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交易中心、知识产权法院等一批机构,这是开发区发展的重要抓手,也将成为我们发展的亮点;
第三是我们政策兑现的部分。我们有一个模式是“一门受理”,就是与企业有关的所有的政策兑现事项,都集中到一个窗口来受理,由政策研究室牵头进行形式审核,把各企业提交的资料尽量事先进行初审,然后主管部门进行流程监控,接下来再进行监督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政策的落地,既然我们出台了政策,就要对政策能不能落实、能不能顺利推进等进行全流程的跟踪,这也是我们创新的一个方面。从目前来看,效果还比较理想。尤其是我们去年出台了一系列的创新政策,对我们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去年我们的招商引资也打了一个翻身仗,经济逐步进入一个比较广而且质量比较好的发展阶段,我们对广州开发区的发展充满信心。同时,衷心希望我们国家的产业园区前景越来越辉煌。
招商蛇口 毛春宁女士
十分有幸能借助这个平台与大家交流互动,我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诞生、成长与奋进,来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招商蛇口。
诞生:1979,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画的就是蛇口,中国的改革开放在这里拉开序幕。1979年蛇口成为改革开放的第一窗口,并在这里诞生了蛇口工业区,在蛇口港有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口号直接催生了蛇口速度,也吸引和鼓励了全国各地奔赴蛇口的有志青年。
成长:这次发布的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百强榜里是没有蛇口工业区的。因为现在蛇口已经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小渔村发展为人均GDP超过6万美元的现代化的海滨城市。随着工业区的发展,配套的金融、保险、住宅、商业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在此基础上蛇口孕育了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企业,从为蛇口工业区服务开始,成长为国内行业领先企业。
奋进:以港口先行、产业园区跟进、配套城市新区开发,从而实现成片区域的蛇口模式,已在全国复制并走向世界。国内,招商蛇口在深圳、北京、苏州、漳州、湛江、揭阳、蕲春等多个城市打造特色产业新城。国外,从吉布堤,到正在推进的多哥、坦桑尼亚、斯里兰卡,招商蛇口跟随招商局集团在全球投资、运营52个港口的步伐,将蛇口模式复制到一带一路沿线城市。40年光阴沉淀,40年砥砺奋进,引领招商蛇口走向下一个辉煌。谢谢大家!
新华社 记者问答
问题: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进博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宣布给上海送三个大礼包,将上海设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在政策的推动下,长三角一体化也上升为国家战略。 对此我想请问,这样的政策和背景对产业园区的发展,特别是对长三角园区发展有何意义?相比改革开放初期是不是一个新的历史机遇?
任浩院长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最近也在思考。首先,在长三角一体化当中,如果没有园区这个重要的节点,那么它的一体化是不充分的。因为长三角一体化里面还是走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其中需要将园区作为重要的载体。那么,如何促进长三角的园区一体化呢?首先我们从实践上看,长三角的一部分园区已经在进行合作,比如说上海漕河泾在江苏的盐城、在浙江的海宁,分别建设了跨越区域的园区,而且他们是采取了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不仅仅是品牌输出,还进行了资本上的合作。
这两个园区上海漕河泾分别持有55%的股份,使用的是漕河泾的品牌。通过这种方式带来一些项目资源,漕河泾与苏北、海宁这些在长三角地区相对欠发达的地方进行合作,起到了很好的互补作用,对双方都是一个复合性的发展。
除此之外,随着这种互补性的合作,可能我们还需要一些基础设施和政策配套,比如说税收如何分配?当然,这个问题现在比较好解决一点了。还有利益怎么分享?现在由于股权关系清楚了,按照股份比例来分享,用飞地园区的方式进行合作,是我们在一体化当中一个很重要的考虑。
关于飞地园区概念,我想在座的各位会很感兴趣。我们研究院是第一家在中国提出建立跨省市飞地的机构。当时,在安徽凤阳建立了一个长三角一体化的玻璃产业的飞地园区。当然我们看到,现在的方法应该比当时要更多一点。所以我觉得这确实是我们值得去努力的一个方向。
经济日报 记者问答
问题:我来自经济日报,想请教任院长,我们知道国家在自贸区的发展方面这几年也在加大布局。那么自贸区的发展,对于我们产业园区会不会有哪些影响?然后我国各省的园区经过了多年的发展,那么针对它未来的发展,如果下一步要创新的话,我们创新的方向如何体现?
任浩院长回答:第一个问题就是自贸区的发展跟产业园区的关系问题,若以上海的经验为例,这两者之间是可以包容的。实际上,我们上海的自贸区里面已经延伸到了张江等我们所讲的高新区。所以,从空间上讲,它们是包含的而不是对立的。同时,政策的作用是可以叠加的。另外,我们过去的园区在招商和发展企业方面,比较依赖于过多的政策优惠,那么我想由政策转化为制度或者政策和制度并举,是我们值得考虑的。在这个方面,自贸区重要的一个做法就是通过自主创新来吸引企业进来,包括用负面清单来降低园区的企业对标资格等等。这些都是制度性的改革,来为园区招商进行服务,我想这也是为园区的创新发展带来的红利。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想未来园区的发展要注重四点,一是我们认为园区发展模式应该遵循两元非均衡;二是应该从单一的生态向多生态的转变;三是由补主体向强关联转变;四是我们强调从轻管理到精益、精细管理转变。这四个方面对于园区承担转型升级的重任是十分重要的。
TOP产业研究院 记者问答
问题:我们的一个问题其实是代表一些不是在百强榜单上的园区来请教各位的,就是如果他们想要进入到百强,那么百强的经验如果要总结一些要点的话,能够分享的前三个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呢?
叶江峰博士回答:我们的评估主要还是基于国家级的开发区,一共大概有500多个园区。其实我们最主要还是基于两类园区,国家级经开区和国家级的高新区。评估应该来说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是通过把这些好的园区评出来之后,让其他没有评上的园区去更好地学习他们的一些经验。所以,我们今年在《园区不惑》的这本书里面,也邀请了一些园区,将他们的一些发展经验写出来进行分享。
我们认为园区的发展还是从五个方面,即经济发展、创新发展、产业合作、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做一个引领,引领全国各类园区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是我们的初衷,也是给大家带来的一个效应。
实际上,园区充当的是一个先行先试的角色,从区域的、类别的角度没有进入百强甚至没有进入到国家级序列里面的园区,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去学习,从而持续性地去发展。
责任编辑:吴逸凡
策划:靳元青
审核:甄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