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新闻动态 
 
【创新之声】李志远: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进入新时代
来源: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  浏览次数:612 日期:2017/12/26  加入收藏

2017123日,由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和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2017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办,此次论坛主题为新时代新探索:法制、体制、机制。论坛上,科技部高新区管理处处长李志远围绕产业园区法制、体制、机制的主题分享了高新区建设的经验和体会,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新闻中心根据演讲内容整理了以下文稿,欢迎大家进一步交流。


尊敬的赵主任、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非常荣幸能有机会来到上海,在同济大学创办的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国家高新区发展的一些情况。任院长所做的可持续报告,连续五年来研究高新区和经开区,而且把它放在一个平台上,特别有意义。我今天主要还是想就高新区建设的一些情况,跟大家分享一些信息,题目是《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进入到新时代》,我想主要是从这么几个“新”字上提。

到今年的213日为止,国家高新区已经发展到了156家,因为有10家是今年213日国务院刚刚批准的,所以我们所有的数据用的都是2016146家的数据,这里特别说明一下。这146个高新区里,主要还是分布在经济发展较快或经济总量较大的一些省,园区密度也与此有关,比如江苏省,已有18家国家高新区,山东省有12家,广东也达到了11家,但西部可能还缺一个西藏目前还没有,青海和海南也各只有1家。

1 新支撑

关于整个高新区的建设,我今天将提到几个“新”。首先是“新支撑”,也就是高新区已经成为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是一个重要的力量。借此机会我公布几个数据,去年146个园区实现的园区生产总值是8.77万亿,这个数如果把它作为一个经济体来讲,超过了整个广东省去年的7.95万亿的GDP,如果折算成美元来算的话,排在韩国和俄罗斯之间,大概在12位的样子。如果按照高新园区所在城市的GDP比重,现在有21家比重超过了30%,有43家比重超过了20%

新支撑的体现还有几个重要数据:1. 高新区2016年工业增加值大概是20.32. 园区的R&D投入大概占全国企业R&D企业经费支出47%3. 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去年是4.1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39.4%4. 互联网产业百强里面有96家是在高新区产生的,而医药产业百强也有一半左右在高新区注册和生产;5. 去年大概园区一共新注册的企业是28.2万家,大概平均每天773家,到去年为止,上市企业1402家,除了上市企业,新三板上市企业数中高新区企业占比约33%

今年1月到9月,高新区总体的发展情况还是不错的,结论和任院长说的大体相同:高新区的增速快于国家的平均增速。另外,今年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高新区企业的效益正在较快地提升。

2 新高度

第二个“新”,主要是“新高度”。高新园区从2010年开始每年做一个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数,一共选取了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来计算这个指数。从2010年到2016年连续六年做下来的情况来看,每年我们的指数都在比较明显的有一个提升,整个六年下来,一共提升了99.1个点,去年大概也比去年又增长了大概10%

从我们选取的这25个创新指标来看,体现了我们高新区在创新发展方面,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包括专利产出,如果从万人的专利数,我们授权量已经超过了硅谷,当然在这个指标的计算中,我也要特别强调,我们算的是从业人员,但硅谷更多的算区域整体的人员,从比较来讲,完全等价类比则稍有不合理。

3 新供给

第三个“新”,就是“新供给”。我们的经济结构在持续地优化,有一些产业已经有一定的产业集聚度或者说产业产出的占比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比如说我们在中关村的IT产业、杭州园区的互联网、电商这方面的一些产业、上海张江的IC和生物医药产业、天津园区的新能源(风能为代表),都形成了一定的比例,可以占到全国的30%甚至以上。

4 新引擎

第四个“新”,就是“新引擎”。这几年来,高新区在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在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到现在为止有15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52个大学科技园,还有1500多家众创空间等等。创业也呈现了一些新的形态,另外在园区里面也聚集了大量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投资,应该讲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包括我们科技和金融这方面的结合,都有很多新的表现:园区的风险投资机构数2016年增长了16.2%;创投机构当年对企业的风险投资总额增长了38.0%

同时,我们在园区里面聚集了大量的科技创新平台,从国家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看,差不多全国一半乃至一半以上的载体,目前都是在园区来聚集,也为我们产生新的技术、新的成果和新的业态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从企业创新和企业这几年增长的总体情况来看,新办的企业得益于国家对“放管服”的改革以及工商的便利化,园区内企业的增长比例还是要比全国企业市场主体增长比例大概高5个百分点左右。

5 新主体

第五个“新”,就是“新主体”。我们有大量的新业态企业或者一些新经济——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2016年国家高新瞪羚企业数量2576家,独角兽企业全国一共有131家,其中在高新园区里面产生的有102家,应该讲也是70%多一点。从这个数字来看,也反映出我们的创新环境:北京最多,为65家,其次就是上海26家,然后杭州和深圳各12家,整个西部一共2家,重庆和贵阳各有一家,在园区里面也占了一定的比例。

6 新空间

第六个“新”,就是“新空间”。现在我们园区都成为所在城市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可能也是房价最高的地方,产城融合发展,包括教育、医疗配套,都有了比较大的进步,包括营商服务都有一些变化。我们更能体会到基础设施配套的优化以及管理效率的提升。

7 新机制

第七个“新”,就是“新机制”。这几年来,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来,高新区一直把政策的先行先试,或者服务体系、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内容在做一些探索。前面也有专家提到,包括广州高新区的“金镶玉政策”,武汉的“新黄金十条”,更不用说中关村做的1+6,还有新四条。新四条这样的政策,在人才激励,在激励企业加大投入成果转化方面都做了一些非常有效的政策尝试。应该讲,在新机制的形成方面,我们园区始终走在前面的。

8 新发展

第八个“新”,就是“新发展”。链接全球高端,辐射“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应该讲这几年也有比较明显的提升。首先我们大量的企业“走出去”了,同时我们的平台,我们创新的链接越来越明显,我们有相当一部分的园区,在硅谷、波士顿等创新的城市,设立海外的孵化器或者离岸孵化的机构,更好的把海外一些高端的创新资源能够通过孵化,通过一定的人才合作,转移到国内,在国内的这些园区中发展。

包括国际研发合作的一些设立机构,还有研发费用、国际合作费用的一些数据。现在我们也有25家高新区作为国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基地,大概1.05%的外籍员工,我们这个比例可能跟硅谷相比差得比较多,但是也在不断上升。同时,这几年,我们也和别的国家开始合作建设园区,包括像伊朗、泰国、南非,现在有一些园区已经有比较好的合作开端,为新发展、高端链接、国际辐射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9 新挑战

第九个“新”,就是“新挑战”。目前高新区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特别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按照十九大报告里提到的社会主要矛盾,在这方面是非常明显的。2007年国务院新批准的从原有的省级高新区升级过来的园区大概占园区总数的三分之二,这批园区总体的发展占的比重还非常少,所以还需要我们对园区如何进一步的合作,或者如何来消除减少这样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即便发展比较好的园区,也有因为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而缺乏特别有竞争力、在价值链高端、有主导权的产业,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高新区发展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

十九大报告里也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我想如何在质量、效益和动力上的变革,可能是我们高新园区下一步工作的一个着力点和非常重要的内容。由于时间关系,管理体制的内容可能不能太多的涉及,但这个主题,非常值得研究,因为管委会可能不仅仅是一个行政管理的机构,和其他行政区的政府有比较大的差异,就是我们除了行政园区管理以外,我们同时还是产业的组织者、价值的发现者、创新需求的服务者、也是自主创新的责任人,可能有时候也要充当战略的投资人等等吧,这样的一种形态下,我们的管理体制如何来设置?我们的运行机制怎么来构建?包括我们下一步的法律地位和法律的文件、规定,怎么来构建、设置,都值得大家非常好的做一些研究。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天论坛的主题非常好,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本文主要根据嘉宾演讲录音整理,文稿已由演讲嘉宾本人审阅。

整理人:邱纤雨

责任编辑:李梦祺

审阅:甄杰



 
返回上一页 || 打印文章 ||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1994-2014 tdi.tongji.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彰武路1号 邮箱:tongjidi@163.com 微信公众号:TongJi-DI 邮编: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