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是美国旧金山以南的一个地区,上世纪70年代曾集中了硅芯片厂商,因而得名。这是世界闻名的创新中心,并且在美国经济近年来陷入危机和低谷的情况下,仍然呈现着蓬勃的增长势头。美国纽约、华盛顿、德州奥斯汀市、犹他州帕克市,以及中国北京中关村、印度班加罗尔、英国伦敦东部、南非开普敦、以色列海法等地区都在向硅谷看齐,试图复制硅谷模式。
尽管如此,其周边的学术溢出、宽容的意识形态、一流配套服务机构及设施、极佳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下一代生活环境,还是让硅谷迄今仍然表现出相比它的学习者和竞争者更强的竞争力。那么,中国的园区比起硅谷还有何欠缺,如何加强?听听任浩老师看法。
silicon
◆◆硅谷优势
中国的园区在学习硅谷形式上的一些显性成果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比如硅谷的银行配套服务,杨浦区也迅速引起了此类银行;硅谷出色的公共服务平台,我们也很快的借鉴到了中国。但是从实际情况来说,在中国,想建成像硅谷那么活跃、创新氛围那么强、创新成果那么显著的园区,还是有很大距离。
产生这个距离的关键原因,在于生态问题。硅谷在系统上、集成上形成的一种有助于创新的生态,是中国目前不及的。这种创新生态,包括产业生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具体来说,主要为两方面:一是文化,二是具有创新溢出的场所。
文化方面:
文化方面,体现在他们的文化中鼓励失败、包容失败。美国企业家们信奉“世界属于不满足的人们”,因此把创新与变革作为企业的最高价值,在创新和变革中寻求和把握机会,并且鼓励员工们敢于冒险和尝试,积极支持和赞赏员工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同时又宽容失败,鼓励犯错误,从不以成败论英雄。
所以,尽管美国硅谷每年有90%以上的创新公司破产,但矢志不渝的创新精神和热情却依然保持着。依靠这种创新精神,英特尔公司得以长期雄居芯片市场王座,微软公司始终控制着软件市场的主动权,麦当劳独领世界快餐文化之风骚……
创新场所:
创新溢出的场所,分为正式沟通场所和非正式沟通场所。正式沟通场所,即具备会议功能的正式沟通场所。园区中造的很多会议中心,供很多专业人士在这里开会、讨论,形成思想来源,有利于专业人士思想的触动。
同时,人思想的触动,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非正式沟通场所,比如说像很多咖啡店、中国的茶馆,那里自由的交流,可以是产生灵感的地方。在单位中也是,单位中的茶水间,有可能是大家创新的重要来源。大家在那里产生的一些偶发性、碰撞性冲撞,产生的触动反而更大。因为在原有的部门中讨论、思考问题很容易定式化,没有一种意识的东西触动。像硅谷这种地方,就有大量正式的、非正式的沟通场所,在这些新型的办公场所中,人们能够自由流畅的进行交流。
China
◆◆中国现状
目前中国做得不错的园区,有中关村、张江高科技园、深圳高科技园等等,但比起硅谷来说,都各有短板。
中关村在创新的氛围上来讲是全国领先的。因为它处在一个类似硅谷的地理环境:依托大学,处在知识溢出的区域。周边很多高校和中科院资源,它可以通过人员的流通,带来思想、知识的流通,之后去进行产业化,然后加上活跃的资本去进行催化。因此,中关村的发展基于区域发展上是合理的,这一点比深圳、上海都做得好。
上海张江在知识溢出方面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它不是在一个有知识溢出的地方建立的园区,而是在一片农地上建的园区,从这一点来说,它是违背高新区发展规律的,它周边没有大学的知识溢出的地方。而后虽然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使一些高等院校的分部入驻,但是知识和文化的沉淀,是需要积累的,来想人为的建一个能够知识溢出的区位是不现实的。
深圳的高科技园也在做同样的努力,尝试依靠行政力量加打造知识溢出的氛围。但是行政力量没能帮他们的忙,老天爷帮了:最近一两年,北大老师愿意到深圳来了,因为北京的雾霾,老师们作为雾霾难民逃到了深圳。有了一定的文化氛围,加上城市年轻活跃的创新环境,使深圳高科技园欣欣向荣的开始发展。
目前,杨浦想依托周围同济、复旦、交大等名校打造湾区经济。对于它来说,它具备了知识溢出的基本条件,但是短板在于产业化空间不够,想要产业化的企业都会首选去张江或者其他。依托名校,却又缺乏知识溢出足够的成熟,是很令人惋惜的。
Summary
◆◆总结
以上是我们中国园区的利弊。总的来说,美国有硅谷,日本有筑波,台湾有新竹,我们要想汲取人家的优势并刻画得入木三分,要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去研究我们的管理体制和服务体制,基于系统性去考虑生态完善。现在中国园区表面上的、显性的东西,能够学的都已经搬过来了,现在我们更多的是要去关注的是显性下面的、冰山下、海面下的那部分东西是什么。
转自同济EMBA中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