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新闻动态 
 
【专题】“2015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 ——园区融合化
来源: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  浏览次数:837 日期:2015/12/28  加入收藏

引言:

2015年12月3日,“2015(第三届)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在上海陆家嘴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融合化与国际化为主题,论坛上各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为园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与启示。在此回顾整理有关园区融合化的专题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园区融合化的内涵及类型

产业园区融合化,是指产业发展在园区内、园区间、产业与城市间以及产业与国际间的整合发展。包括企业、园区、政府三大主体,覆盖园区内、园区间、产城间、国家间四大范围。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教授认为,按照实现的路径和难易程度,园区融合化可以分为四个层面:一是园区内融合,按照聚核路径,围绕核心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集群内部的融合,按照聚链路径,推动产业上下游一体化和服务一体化两种融合,在我国不少园区已经实现;二是园区间融合,主要表现为园区之间密切合作,产业转移、飞地建设、项目与人才频繁交流等,按照聚网路径,形成产业网络、知识网络、人才网络,园区间融合是实现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个别持续发展水平较高的园区已经试点成功;三是产城融合,即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的相互配套,产城融合可以有效吸引高端人才,是提高园区产业附加值的必备条件,将成为我国各大园区下一轮建设的重要努力方向;四是国家间融合,即园区与国际知名企业、其他国家园区等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开展产业协同、人才互助、文化融通,最终实现各国企业竞相入驻、发展成果不断涌现的良性格局。

二、园区融合化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中国开发区协会顾问、漕河泾开发区总顾问陈青洲先生基于历史的视角对园区融合化的必要性进行了解读,认为当今产业园区应该融合发展。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中国产业园区的历史定位。其中就开发区而言,中国开发区的历史定位是科技产业园区,这是源自于小平同志当年的题词。在90年代初高新区成立的时候,小平同志提出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他认为,科技成果不能只是放在实验室里,应该让它产业化,而产业化又要以科技来引领。这就是要求我们要把科技与产业相结合、相融合。

第二:国际科学园区发展的重要经验——政-产-学-研结合,这也是一种融合。美国的硅谷、德国的海德堡、日本的筑波,以色列的海法以及台湾新竹园区都是政-产-学-研结合的成功案例。

第三:国际科学园区发展经验的中国化。中国今天已逐渐形成包括“政-产-学-研-孵-金-中-媒-园-协”等在内的大融合,政是各级政府,产是企业(园区的主体是企业),学就是高校,研是研究院所,孵就是孵化创新机构,金是金融投资机构,中是咨询中介智囊机构,媒是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各种媒体网络(包括线上、线下),园是产业园区,协是各行各业的协会,一起来推动园区发展,这是国际科技园区经验中国化的写照,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融合。

第四:国家“新四化”召唤我们融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内容,根据十八大文件精神,概括四者关系为——工业化和信息化是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是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相辅相成,四化之间的关系是同步发展,而四化同步发展就是四化融合发展。

第五:“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今年10月刚刚召开的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实际上就是融合发展的总要求,创新发展是摆在国家发展全局核心地位;协调发展是顺应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发展也就是融合发展;绿色发展是基本国策,是要求我们做到永续的发展;开放发展特别强调的是双向的开放,互利共赢,用总书记的话就是:义利相兼,以义为重;共享发展是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总起来就是要求我们融合发展。

第六:融合化由文化的要素所支撑、文化的根源所驱使。今天东西方文化进一步融合发展,传承东方文化,吸收西方文明,践行普世价值,已成大势。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兼收并蓄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不仅具有历史性、必然性,而且具有现实性、拓展性,融合化和国际化已经成为共识。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教授用“降成本、促创新、破壁垒、增价值”12个字概括了园区融合化的重要性。具体表现为:

第一: 降成本:可以实现园区间协同发展,企业在园区里面的集中,将由简单集聚转变成集群之间的有机合作,从而降低企业合作成本;

第二: 促创新:有助于实现研发合作,建立创新合作机制,从而促进企业内部创新;

第三: 破壁垒:有助于实现空间拓展,通过园区间、园区国际间融合发展突破原有空间的边界,突破市场壁垒;

第四: 增价值:可以通过对园区间资源的整合,实现园区间优势资源的互补,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

三、园区融合化的发展现状

园区融合化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园区内融合:园区内已开始普遍建立了公共服务平台,但平台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复旦软件园总经理杨秋萍女士认为,做园区就是做内容,而不止是做硬件,要把软件做到最好。通过园区O2O整合线上线下互相资源,有利于园区内的企业做得更快做得更强。园区的融合需要由重招商由重服务来转变。商务部产业转移促进中心项目管理部部长孙韬先生认为再好的融合,再好的合作方式必须要落实服务,服务是根本,是融合最主要的支撑。上海万科地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华先生讲到,万科地产的服务基于三个板块:第一是人,第二是企业,第三是交易。第一个使得大家吃好、玩好、生活好,自然在园区里面留下来,融合非常好;第二个企业服务,企业服务做得很好,我们做生根服务,和政府建立园区服务中心,建立很多推广和销售。核心是交易,园区和企业之间不产生交易,对园区是非常大的损失。

2、园区间融合:发达园区具有融合动机,欠发达园区也有融合愿望,但融合的形式多于融合的实质内容。商务部产业转移促进中心项目管理部部长孙韬先生以所在单位的产业转移促进平台进行说明,这个平台成立在2008年,由商务部外资司、产业司、商务部投促局、上海市商务委和漕河泾开发区共同组建,中西部18省市商务厅是其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平台从08年成立到现在,平均每年对外落地的项目不是很多,每年成功落地将近20个-25个左右,从08年到现在,在中西部通过平台推动落地项目数达到111个,投资资金额超过了1500亿。从08年到现在在东部沿海进行招商的过程中,包括园区合作融合的过程中,好多园区间的融合只是行为上的一种合作协议,并没有实质的效果产生。在有产业契合的同时,市场性的因素主导园区间合作的关键。如果两个园区找合作找共建,需要在自身实力、产业情况、城市规模情况、人力资源储备的情况相互匹配,否则两个合作地区的产业能级相差越大,园区之间的产业合作对接难度几何倍的增长。

3、产城融合:产城融合在理念上已有突破,但在实践操作中,由于土地变性等方面仍有困惑与局限,致使操作力较低。河南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龚绍东先生认为,在产城融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产业园区郊区化;同时当工业企业和园区郊区化时,原来的中心城区变成了空心化的,出现工业产业的塌陷的问题。

4、国家间融合: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沿线国家已开始共建经贸合作区、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沿边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科技部火炬中心高新区管理处李志远处长以国内高新区为例,认为当前国内高新区国际合作方式单一,合作领域也比较窄。同时与国家“一带一路”的要求有比较大的差距,同时现在跟国外的合作更多还是从引进来的角度来考虑,真正走出去,特别是优势产业真正的高新技术产业走出去还比较少。

四、园区融合化的典型案例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分别选取了在四种融合中做法优秀的园区:成都高新区、上海漕河泾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进行案例研究,如下表所示:

园区

视角

启示

成都高新区

(园区内融合)

环境

营造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近距离融合共生的科技金融一体化环境,打造出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财富”之路。

平台

通过政府资金引导的模式,与金融机构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合作,为园区不同成长期的企业打造垂直融资平台。

体系

构建服务体系、政策体系、产品体系、产业体系和监管体系等,以金融服务提升产业发展。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

(园区间融合)

文化

通过理念互动,与国际、国内园区建立交流互动机制。

品牌

通过授予合作园区使用自身品牌,为其提供咨询顾问服务、功能输出、管理团队输出等,建立一种较为紧密的合作模式。

经济

园区间以项目对接或者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融合。

苏州工业园区

(产城融合)

文化

树立正确的产城融合发展观念,对切实地对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协调做出科学规划与思考。

政治

做好产城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确保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在连续一致的政策架构内实施推进,确保产城融合发展。

经济

建立产业发展的内在更新机制,形成优质的产业支撑基础。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

(国家间融合)

政治

两国高层通过互访和政府合作框架来主导境外园区融合。

经济

境外融合加强优势产业互补,实现园区国际化。

环境

创造国家间园区合作的良好条件,营造安全的经营环境。

表:园区融合化的典型案例

五、园区融合化的解决对策

通过对园区融合化的内涵、现状、原因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园区融合化势在必行。针对园区融合化,提出以下对策:

1、园区内融合:园区内的融合,最重要是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融合。通过全产业链链接度理念来促进全产业链融合,来强调链接。同时要以龙头产业带动相关的配套产业本地化,以此强调本地化,形成在一个区域里面形成一个主导产业的龙形产业。全价值链融合是指从研发制造到服务全价值链融合,园区的融合重点应该是在这两方面下工夫,全价值链融合和全产业链融合现在有非常好的工具,就是互联网。所以国务院国家提出了互联网+,对于园区的融合是重要的战略工具,要看成是战略工具,特别是对于传统能源。

2、园区间融合:园区间的融合要注意优质资源的互补,同时要注意高新技术向软硬融合。传统产业要改造升级就要靠互联网,靠软件、靠信息化,在信息化、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信息化跟其他三个不是同等的,其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都需要信息化来提升,这是中国产业升级的最根本的战略工具。

中国开发区协会顾问、漕河泾开发区总顾问陈青洲先生园区间融合突出一个“互”字,包括:“互通、互访、互推、互接、互学、互补、互惠、互联”八个方面。

第一:互通,现在是信息时代,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时代,大家把各自的信息毫无保留进行沟通。第二:互访,信息再发达,科技再发达,人与人之间、园区与园区之间,大家面对面的接触交流还是有必要的。第三,互推,就是政府和园区主动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帮助他们搭台推介,拓展机遇。第四,互接,让企业和企业直接对接商讨合作事宜,由企业说了算。总起来就是园区搭台,企业唱戏;园区做配角,企业做主角。第五,互学,园区之间放平心态,互相学习,包括相互挂职。第六,互补。东、中、西部各园区发挥各自特色,进行差异化发展,以资源导向、成本导向、市场导向做决定。第七,互惠,不是政府也不是园区要好处,而是要施惠于企业,落脚于项目,让企业有获得感。第八,互联,需要有一个常态的机制把东、中、西部园区及企业之间的联系常态化、持续化。

3、产城融合:解决园区郊区化的问题需要建立中心城;中心城区发展的是新兴产业,绝对不是过去传统工业。这种新兴产业适合城市的高端人才。解决城区空心化、工业产业塌陷的问题需要产业综合体。一个大楼从产品的研发到研发样品的制造一直到提供远程服务,我们称为产业综合体。

4、家间融合:国家间的融合注意向上融合、平级融合和向下融合,向上融合就是和以色列等发达国家的融合,平级融合就是和国外自身实力差不多的国家的融合,以及向下融合——和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融合,进行产业的淘汰和升级。同时产业园区在融合化过程中要注意抱着开放的心态,一定要整合全球资源,包括加入全球产业链的胸怀,才能进一步做大做强。

最后,产业园区四个融合的时候,要注意线上线下融合,产业园区不管什么类型的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一定要和“互联网+”连在一起。传统产业的企业领导,产业园区的领导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进行线上与线下的结合,进行传统产业的升级,使企业以及园区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不败之地。



 
返回上一页 || 打印文章 ||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1994-2014 tdi.tongji.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彰武路1号 邮箱:tongjidi@163.com 微信公众号:TongJi-DI 邮编: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