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园区概况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6年被科技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创建世界一流园区”试点单位,是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全国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成都高新区总规划面积为130平方公里,由南部园区和西部园区两部分组成。
2013年,成都高新区实现产业增加值1039.7亿元,增长19%,成为四川省第一个GDP过千亿的产业园区。
2013年是成都高新区正式启动“三次创业”、深入推进科技金融工作的一年。为了加快建设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并以科技创新驱动金融创新、以金融服务提速产业发展,高新区在健全机制、完善体系、打造平台、营造环境和壮大产业等方面扎实工作;在构建服务体系、政策体系、产品体系、产业体系和监管体系等方面狠下功夫。通过平台建设和政策实施,高新区在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业发展和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成都高新区以其园区内金融平台合作特色,入选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的产业合作典型案例。
| 经济类指标 |
| 2013年工业总产值(2013年鉴值) 单位:亿元 | 3662.36 |
| 2013年出口创汇总额 单位:亿美元 | 164.86 |
| 2013年税收收入 单位:亿元 | 253.24 |
| 社会发展指标 |
| 2014年商务部和科技部的排名情况 | 4 |
| 2014年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综合排名情况 | 13 |
2. 走访实录
同济发展研究院研究院于2014年7月前往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进行走访,并与经发局相关人员进行初步沟通。在了解研究院想就产业园区合作采集案例后,表示可就成都高新在金融合作方面提供相关资料。随后,发展研究院长任浩教授拜访了成都高新经发局缪局长就产业园区发展及蓝皮书相关事宜进行交流并达成共识。
3. 园区特色——园区内金融平台合作
(1)构建以“梯形融资模式”为内涵的科技金融理论体系
成都高新区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过程中,探索实践出一种根据中小企业生命周期而动态适配的、政府引导、民间资金积极参与的社会化投融资解决方案,构成以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为主线、以“企业内源融资+政府扶持资金+企业股权融资+企业债权融资+企业上市融资”为主体的“梯形融资模式”。不仅为不同成长阶段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路线图”,为各种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明确了参与方式,还界定了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角色和责任,见图7-3。

(2)构建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导向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① 组织架构
成都高新区专门成立金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金融办公室,建立企业投融资服务例会、企业改制上市协调会等工作协调机制,负责指导高新区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归口协调解决企业投融资问题和困难。同时依托成都高新区全资国有公司——成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作为投融资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实现了信用担保、股权投资和改制上市服务等多项投融资职能,形成了政府资金引导、民间资金积极参与的投融资服务格局,通过债券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等多种创新服务方式,较为有效地破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见图7-4。

②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以政策性担保贷款为核心,积极构建多层次债权融资服务体系。见图7-5。

图7-5 成都高新区债权融资服务体系

以政府引导基金为重点,积极构建多层次股权融资服务体系。见图7-6。

图7-6 成都高新区股权融资服务体系

以改制规范为突破口,积极构建多层次上市融资服务体系。见图7-7。

图7-7 成都高新区上市融资服务体系

(3)打造以“盈创动力”为代表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① “盈创动力”已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牵头承建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及应用示范”项目,并在“十二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应用示范和提供服务。
② 建设“西部(四川)路演中心”。该中心是深交所中西部第一个“路演中心”,进一步强化了成都在西部地区的金融辐射作用。
(4)以“天府科技新城”为主体的科技金融发展环境
① 积极打造特色鲜明的科技金融一体化示范园区。见图7-8。

② 积极建设成都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信用体系试验区,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以企业信用为资源统筹纽带,创新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营造科技金融“软环境”。
(5)推进以“总部经济业态”为特征的新兴金融产业发展
① 成都高新区已成为西部地区最有活力的金融机构聚集地之一。截至2013年年底,已聚集金融类机构343家入驻。
② 成都高新区以成为中西部地区最佳的金融人才创业地之一。近年来,已经吸引100余名中高层次金融人才到高新区工作。
(6)创新以财政金融为杠杆的产融一体发展机制
① 财政性引导资金杠杆效应明显。截至2013年底,高新区累计以1.29亿元贷款利息及担保费补贴资金撬动103多亿元担保贷款,帮助2500多家(次)企业缓解融资难题;以7亿元股权引导基金投入,建成高投系和银科系基金群,募集社会资本40亿元,充分体现政策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益。
② 财税金融扶持政策有效提升企业发展实力。2013年共计帮助企业获得各类专项资金2597万元。2013年,获得贷款贴息的116家企业销售收入160亿元,缴纳税收7.1亿元,企业做大做强步伐加快。
③ 金融创新与产业发展相融共生。高新区多年来积极实施“企业内培计划”和“金融内培工程”,对重点培育企业优先给予产业和金融扶持政策。
资料来源:2014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