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科研成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科研成果 
 
【园区发展】中国产业园区改革开放40年发展历程
来源: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  浏览次数:835 日期:2019/05/07  加入收藏

改革开放40年来,以蛇口工业园的设立为起点,中国产业园区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进程。截至2017年末,我国共拥有552家国家级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经开区219家,国家级高新区156家,国家级保税区108家,国家级出口加工区27家,国家级边境经济开发区19 家,其他国家级开发区23(旅游度假、台商投资、新区、保税港区等)2016 年,全国共计365家国家经开区和高新区,两类国家级园区的GDP合计为170946亿元,超过全国GDP1/5(22.97%);两类国家级园区合计上缴税收为29327亿元,超过全国上缴税收的1/4(25. 31% );两类国家级园区合计出口创汇为8572亿美元,大约占全国出口创汇的1/3。产业园区已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和重要基地。在这- -部分,我们将对中国产业园区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与主要贡献进行梳理、归纳,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本部分根据中国产业园区改革开放40年中决定园区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与重要政策文件对其发展历程进行划分,具体分为五个阶段:孕育期(1979-1983)、初始培育期(1984-1991)、高速发展期(1992--2002 )、稳定调整期(2003-2008 )和创新发展期(2009年至今)。下文将从总体情况、主要特征、主要成就三方面可顾每一-阶段的发展状态。

 

1.孕育期(1979- -198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产业园区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这次会议提出把全党工作的重心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正是在上述诸多条件综合作用下,我国开发区才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当然,我国开发区也经历了投石问路、由"的艰难曲折,是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试点基础上渐次展开的。经济特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也不能完全解决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劳动力过剩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扩大优惠政策的范围,实现由的过渡,才能真正发展我国经济,这样经济技术开发区就应运而生了。

就具体进程来看,1978109,交通部外事负责人袁庚提出了《关于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问题的请示》,1012 ,该请示得到党中央国务院主要领导批准;1979131,国务院批准设立蛇口工业区,该工业区是中国第一个外向型经济开发区。19797,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在蛇口工业区与四大经济特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看到了对外开放的力量,于是在中央政府的领导和地方政府的努力下,全国基本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再由沿江到内陆城市的全面开放格局,为产业园区在全国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初始培育期(1984- -1991 )

198454,中共中央.国务院以中发[(1984]13号文批转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明确"这些城市,有些可以划定一个有明确地域界限的区域,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由此,中国产业园区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19847,国务院设立特区办公室,作为主管机构,负责对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审批、政策协调和工作指导。1984 925日,国务院首先批准设立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我国正式批准设立的第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5,国务院批准建立了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是我国第-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今已发展成北京的中关村。1984-1991 .新增国家级经开区15家,新增国家级高新区27,新增国家级保税区3,新增其他国家级开发区3家。

产业园区建立之初,各园区恪守中央“把开发区办成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和对外政策的窗口”的“四窗口"模式。但是,由于长期与外界隔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防范心理,以及外界资本对中国开放政策持观察试探的态度,再加上产业园区间按照统-模式共同争取外资,致使在短期内除天津开发区外大部分产业园区的发展都不尽如人意。1989 ,国家在上海召开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会议,提出了发展工业为主,利用外资为主,出口创汇为主三为主发展方针,并修订了对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期望过高的定位,明确以出口加工区模式谋求发展。

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的第--阶段主要是园区建设和管理的摸索阶段,发展相对缓慢,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阻碍,主要表现为:产业园区的发展条件很差,发展基础薄弱,而且受制于传统观念,开发区多选址于远离母城的地方,难以向已有的产业基础借力;同时,在国内百废待兴、资金需求压力极大和开发区自身尚无积累能力的双重约束下,开发区建设资金缺口很大;另外,外资进入中国也有一个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试探和观望过程,等等。

在诸多不利因索的制约下,国家级开发区的总体发展成绩不尽如人意。从经济总量上说, 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和28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1991年实现工业产值146亿元,出口12亿美元,税收7, 90亿元,截至当年年底累计利用外资总额17.77亿美元。国家级开发区规模小、形式单一,区内企业技术含量低,主导产业以食品、饮料等中低端轻工业居多。


3.高速发展期(1992- -2002 )

1992,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掀起了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的新一轮高潮,我国产业园区建设也随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992-2002,新增国家级经开区39,新增国家级高新区25,新增国家级保税区20,新增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14,新增其他国家级开发区17家。至此,由经开区、高新区特区、边境自由贸易区、沿江沿边开放地带.保税区等构成的多层次、全方位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是我国产业园区的快速膨胀期,产业园区在数量和类型上都有较大提升,也使得我国产业园区的格局不断完善。截至2002年末,我国的产业园区已由国家层面迅速扩展到各省、市、县及部分乡镇地区层面,在地域范围上,产业园区由沿海向沿边.沿江乃至内陆省会城市不断推进;在产业领域上,产业园区也从生产领域逐渐扩展到服务领域和高新技术领域在产业园区发展格局上,目前已形成了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沿海经济开放带.沿边经济开发区为辅的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格局,产业园区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遍及全国的产业园区建设热潮。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全国产业园区的发展还存着盲目扩张的情况。此时,省市级产业园区的普遍程度令人瞠目结舌,市镇乃至乡一级都建立起大大小小的产业园区,产业园区的分布也由沿海推进到沿边、沿江乃至内陆省会城市。同时负面作用显现,一方面是政府利用产业园区盲目招商引资扩大政绩,另一方面是企业盲目扩张,乱要优惠政策,产业园区的发展陷入不选而入、不用而占、不择而批的恶性循环。

2002年,我国建立的54个国家经开区的GDP、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税收、实际利用外资、出口创汇分别为3110亿元、7867亿元、2210亿元.500亿元77.4亿美元、275亿元,1992年比较,工业总产值、税收、实际利用外资、出口分别增加29362013倍。2002,53个国家高新区的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净利润、税收、出口分别为15 326亿元、12937亿元3286亿元、801亿元.766亿元.329亿美元,1992年比较.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税收、出口分别增加65683277.142倍。


4.稳定调整期(2003- -2008 )

2003年,国务院开始对全国各类产业园区进行清理整顿,国务院连续下发了《关于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的紧急通知》《关于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等文件,对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做出了- - 系列部署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各地停止审批设立新的产业园区并禁止已建开发区的扩张。2004 年,国家对各类违规设立的开发区加大清理整改力度,核减开发区规划用地面积2.49万平方千米,占原有规划面积的65%

这一时期,除宁波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园区外,两类国家产业园区数量都没有增加,产业园区进入稳定整顿阶段。此外,国家2005年批准设立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截至2008年我国已经批准建立了11个保税港区。

这一时期,为继续办好产业园区,提高产业园区的发展质量,国家对产业园区科学发展阶段的指导思想做出了调整,提出了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发展

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园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转变三为主,一致力的发展方针,以期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

这一阶段,产业园区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从管理体制上来看,园区基本上建立了符合国际规范的国际化管理体制,设立了综合性的经济行政管理部门,拥有了一批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基本理顺了政企关系,形成了众多为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从产业发展来看,园区由单纯为招商而招商的出口加工模式,发展成为依托核心企业和主导产业、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功能区。

2008年,我国54个国家经开区的GDP、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税收、实际利用外资、出口分别为15 313亿元.45935亿元、10 972亿元、2481亿元、195亿美元,2051亿美元,2003年相比分别增加了230%255%204%228%89%319%2008,53个国家高新区的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税收、净利润、出口分别为65986亿元.52685亿元、12507亿元、3199亿元、3304亿元、2015亿美元,与2003年相比分别增加了215%205%188%223%193% 295%

 

5.创新发展期(2009年至今)

20093,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第-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布了《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54),2016年又颁发《关于完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制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14)。尽管这两个意见主要针对的是国家级经开区,但对全国各级.各类开发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因而也标志着我国国家级开发区正式进入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201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7)进一步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和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新形势,必须进一步发挥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作用,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引领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意见》从优化开发区形态和布局、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全面深化开发区体制改革、完善开发区土地利用机制、完善开发区管理制度五个方面对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意见。

2009-2017年,新增国家级经开区165,新增国家级高新区102,新增国家级保税区76,新增国家级经济合作区4,新增其他国家级产业开发区3家。这一时期国家级产业园区围绕未来发展目标,着力在发展理念、兴办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加快转型,通过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由追求速度规模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由工业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转变,由政府主导投资管理向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方式转变,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硬综合营商环境取胜转变,由招商引资为主向招商引技、引智为主转变。促进国家级产业园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技术迈向中高端水平,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2016年,全国共计365家国家经开区和高新区,两类国家级园区的GDP合计为170946亿元,超过全国GDP1/5(22.97% );两类国家级园区合计上缴税收为29327亿元,超过全国上缴税收的1/4(25.31%);两类国家级园区合计出口创汇为8572亿美元,大约占全国出口创汇的1/3(33.33%)

 

来源丨同济发展研究院《2018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

编辑丨杨诗郁

策划丨吴逸凡

审核丨甄  



 
返回上一页 || 打印文章 ||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1994-2014 tdi.tongji.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彰武路1号 邮箱:tongjidi@163.com 微信公众号:TongJi-DI 邮编: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