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科研成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科研成果 
 
【园区制度系列研究】下篇:中国产业园区机制(2)
来源: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  浏览次数:1363 日期:2018/03/30  加入收藏

通过检索园区官网,我们收集中国百强园区官网上发布的所有机制政策文件,并从“经济发展、创新发展、产业合作、社会发展、公共服务”的五维视角进行了系统分析。

首先,我们对中国产业园区机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如图2-4,总体来说,现在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国产业园区的机制现状为:以经济发展机制为主体,以创新发展机制与公共服务机制为两翼,社会发展机制与产业合作机制为补充。经济发展机制以46%的占比成为我国产业园区机制政策最为集中的领域,说明产业发展仍然是产业园区发展的主旋律,创新发展机制以23%的占比位居占比的第二位,说明我国园区的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期,创新资源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公共服务机制以21%的占比紧随创新发展之后,体现了园区承担了部分政府功能,社会发展机制仅以9%位居第四,说明园区对自然生态的重视和自身品牌的建设有待加强,产业合作机制以1%位居末位,说明通过合作结构调整优化来提升园区产业效率大有潜力可挖。


 2-4 中国产业园区机制结构

其次,我们对东中西部园区的机制现状做了比较。如图2-5所示,从经济发展机制层面来看,东中西部的占比均为占据半壁江山的态势。分别为45%51%42%;从创新发展机制层面来看,东中西部展现出了典型的阶梯分布,分别为27%20%9%;从公共服务机制层面来看,东中西部表现出了倒阶梯分布,分别为17%18%41%;从社会发展机制层面来看,东中西部的占比都在10%左右,分别为10%9%8%;从产业合作机制层面来看,东中西部的占比均可忽略不计,分别为1%2%0%。上述结果是我国产业园区东西部异步发展的表现,东部园区发展水平的领先不仅是其产业廪赋差异的自然结果,更是机制方面优势的体现。中国经济一盘棋,东中西部园区应加强产业合作机制的建设,疏导机制优势的梯度转移,帮助国内产业转移与承接的顺利实施,实现中国东西部经济的有序渐次发展。


 2-5 东中西部产业园区机制结构比较

最后,我们对百强园区中的经开区与高新区的机制现状做了比较。如图2-6所示,从经济发展机制层面看,高新区比经开区多9个百分点,分别为49%40%;从创新发展机制层面看,高新区以31%远远领先经开区的13%;从公共服务的角度看,经开区以31%领先与高新区的13%;从社会发展机制层面来看,经开区比高新区多8个百分点,分别为14%6%;从产业合作机制层面来看,经开区、高新区相差一个百分点,分别为2%1%。上述结果,可能是由于经开区、高新区的产生背景、历史任务、主导产业等不同导致的,两型开发区都对中国经济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机制建设方面各有硕果与经验,两者间应相互取长补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机制优化重点,构建更适合自身发展的机制体系。


 2-6 经开区、高新区机制结构比较

中国产业园区经过近40年的发展,完成了从以政策、行政化、硬基础为特征的1.0发展模式到以制度、融合化、软环境为特征的2.0发展模式的蜕变,在招商、产业发展、人才引进、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园区发展的重点方面积累了众多宝贵机制建设经验,但随着中国改革进入下半场,国内外情况都出现了深刻变化,上述旧经验在面对新情况时,我们在园区机制调整优化方面不得不面临下述问题。

1)重招商,轻育商安商

对于产业园区而言,产业是基础,因而招商是产业园区成长期和转型期的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否则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中国产业园区的招商从初期的以“大呼隆、大放送、大团圆”为表现的粗放式招商转变到了以“精打细算、精挑细选、精耕细作”为特征的精明式招商。20172月,广州开发区发布力4黄金10聚焦扶持4大产业,新增财政预算32亿元;20176月,武汉东湖高新区出台“1+N”招商政策体系,以《光谷招商十条》为统领,先期围绕外资、央企研发机构、国际化、生物产业、互联网+、文化与科技融合、人才、科技金融、知识产权、创新创业等15个方面,配套具体专项政策,每年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拉开了新一轮招商大战序幕。一系列竞相出台的招商政策,主要手段还是延续资金优惠,对于育商、安商重视不足,企业全生命周期扶持系统有待形成,导致部分园区出现了企业在政策优惠红利到期后搬迁的现象。

2)重新兴产业发展,轻传统产业升级

在第四次产业浪潮即将来临的背景下,各产业园区对新兴产业纷纷出台了扶持政策。苏州高新区确立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医疗器械和医药产业三大新兴产业为今后的产业发展方向,2016年,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医疗器械和医药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185亿元、133亿元和64亿元,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5.8%2016年,合肥高新区集聚各类市场主体16000余家,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公共安全、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六大新兴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规上产值占比高达71%

在“十三五”国家制定了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引导下,产业园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但发展新兴产业与升级传统产业间并不矛盾。对于东部先进的园区在进行“退二进三”“退二优二”时,在关注新兴产业的同时,也应关注传统产业的升级。例如,钢铁产业普通钢产量过剩,但高端特殊钢材的需求还很旺盛;汽车零部件利润不高、产量过剩,但高端汽车零部件市场还有待开发。对于新兴产业应该乘风破浪、力争上游,对于传统产业升级应该把握供给侧改革的精神,在去产能的同时,补短板,挖掘新的增长点。对于中西部发展园区而言,在腾笼换鸟的过程中,不因盲目追求新兴产业,而应基于现实优先考虑多快好省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树立全国产业一盘棋的大局观。

3)重园区外部人才激励 ,轻园区内部人才激励

随着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园区已经认识到园区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纷纷为了吸引优秀人才开出了优厚的激励条件。例如,东湖高新区设立了招才局,每年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设立光谷科技悬赏奖,面向全球招标寻找项目研发人员和团队,单个项目最高可获2000万元支持。东湖高新区自2009年实施“3551光谷人才计划以来,共引进和培养了86位武汉城市合伙人、1238“3551光谷人才计划等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产业园区限于历史原因和受制于属地行政层级限制的关系,业园区人事管理自主支配权缺失,无法以市场化方式建立薪酬制度,阻碍了园区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园区内部高端人才难引进、留不住等问题比较突出,人才集聚效应、创新驱动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对于产业园区的发展,园区运营管理机构外部的产业人才是园区产业发展的基石需要重点保障,但园区运营管理机构内部的管理人才是园区产业发展的催化剂也应给予相应的关注。

4)重规划制定,轻规划落实

经过多年的时间,园区规划的重要性在园区实务界与理论界形成共识。苏州工业园的经验可以充分说明合理规划的重要性。1994年中新双方耗资3000万用于苏州工业园的规划,这在当时绝对算的上是天价方案,但是这样的规划在实践中证明了其科学性、合理性与严谨性。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园区的规划建设始终保持独立自主,没有受到政府领导班子更替的影响,这就保证了园区建设的连贯性,同时,这也避免了很多城市出现的重复建设,重复施工的浪费现象,也维持了城市景观的整洁和人们生活的宁静,为产业、社会、自然三态的和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各园区对规划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现阶段产业园区规划的现状呈现出两“重”两“轻”的态势:由于园区自身发展的特点,重空间规划(表现为空规稳定),轻产业规划(表现为产规易变);由于历史发展原因,园区规划在产业生态的规划明确,在社会生态方面规划有待加强。

与产业园区注重自身园区规划相比,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共建意识还不强。目前各区在建设内容、以及下一阶段的建设方向有着较大的相似性。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势必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情况。另外,现阶段各园区发展阶段异步,先进园区的品牌与落后园区的资源可互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高低搭配的格局;东部地区产业分工进一步深化,先进园区间可以强强联合,形成区域产业合作联盟;园区甚至可以抱团走出去,形成国际竞争力,更好践行“一带一路”建设。因此,如何整合目前分割分散的多方资源,推动有条件的园区间形成“共建联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5)重园区自建,轻园区共建

园区为了吸引企业入住,增强自身竞争优势,一个基本的途径就是加强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从最开始的“三通一平”到之后的“七通一平”再到现在的“九通一平”(九通一平:“一平”为土地自然地貌平整,“九通”为通市政道路、雨水、污水、自来水、天然气、电力、电信、热力及有线电视管线)。通过在中国知网输入“基础设施”与“园区”对其在19922017的研究发表情况进行检索可以发现,从2000年开始,对园区的基础设施研究就不断升温,在2013年达到高峰,其后热度也保持在历史高位。由于,园区理论研究与实务之间的紧密相关性,我们可以看出,园区对硬基础建设的重视程度。

硬基础对园区发展的确很重要,但园区要实现持续发展还需要关注软环境建设。产业园区软环境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社会的产业发展和运作中,所创造和反映出的体制机制、产业配套、园区文化、生活服务构筑而成的环境。从竞争角度上来说,软环境建设可以帮助园区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为园区发展注入灵魂;从园区升级角度上来说,软环境建设可以帮助园区实现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软环境建设将帮助园区实现绿色、精明增长,在关注增量污染的同时,也会去存量污染的库存,实现系统的生态建设。通过在中国知网输入“软环境”与“园区”,可发现其研究比硬基础的研究滞后了6年,虽然研究大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但研究数量不及硬基础的十分之一,如图2-7所示。由此可见,现在园区实务界虽然已渐渐注意到了园区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但对其关注有待进一步加强。


2-7:硬基础与软环境研究发表趋势对比(来源:中国知网)


来源:《2017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

责任编辑:吴逸凡

策划:靳元青

审核:甄杰




 
返回上一页 || 打印文章 ||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1994-2014 tdi.tongji.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彰武路1号 邮箱:tongjidi@163.com 微信公众号:TongJi-DI 邮编: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