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经济转型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开发区正在从传统的招商引资和土地供应角色向创新组织者和服务提供商转化。
30年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经济转型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开发区正在从传统的招商引资和土地供应角色向创新组织者和服务提供商转化。我们凭借20多年对科技园区的研究,认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驱动的新阶段,不仅要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科技服务体系,还要在开发区发展科技服务业,更要引入科技服务集成平台,还要开展以社交化为核心的智慧园区建设,实现开发区的全球链接。
建设科技服务体系
科技服务体系是一个由大量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围绕创新链不同环节提供支撑服务的系统,包括研究开发、检验检测、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普及、综合科技服务等九个方面。高科技园区经过多年建设,产业基础十分深厚,科技服务资源较为丰富,管理者通过引导、鼓励、评价等各种措施,积极推动着科技服务与产业之间频繁互动,以实现提升创新效率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2011年8月,科技部组织推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分批次遴选了中关村科技园区、苏州高新区、深圳高新区等20多个试点园区和试点城市进行先行先试、摸索经验,带动全国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园区正着手推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将其作为整合创新资源,降低创新成本,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途径。开发区可以借鉴高新区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成功做法,本着"为我所用"的思路大力引入科技服务资源,来加速构建适合于本地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科技服务体系。
除了建设科技服务体系之外,高科技园区纷纷将发展科技服务业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基本任务。随着科技服务业在促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的重大作用日益明显,园区纷纷围绕园区产业的提升发展方向,以研发服务业、新兴科技服务业和专业技术服务业为重点,通过建设科技服务市场,鼓励科技服务业态创新,培育科技服务企业和品牌,不断地提升科技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发展科技服务业已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需要。
科技服务集成平台应运而生
现阶段的服务体系建设,离不开信息化手段的支撑,科技服务集成平台应运而生。科技服务集成平台是以最新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依托,以O2O模式为特色,提供专业化和集成化科技服务的信息平台。科技服务集成平台通过增强服务信息的透明化和规范化,促进服务供需双方对接,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是园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园区发展科技服务业的重要渠道。
科技服务集成平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向信息发布平台,而是一个以社交化思路来构建的互动平台,是承载需求方和服务商之间信息流动和服务对接的桥梁。科技服务集成平台的用户分为三类:园区企业、科技服务提供商、园区管委会。园区企业通过平台可以在一大批服务产品中进行比选,并与服务机构沟通服务细节;也可以主动发布服务需求,让感兴趣的服务机构主动上门对接。科技服务提供商可以在平台上发布科技服务产品,进行广泛的服务推介;还可以主动对接需求,实现线上对接线下服务。园区管委会通过平台可以了解园区企业的科技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引入优质科技服务资源;宣传本园区特色科技服务产品,推广本园区服务机构。
2012年,科技部组织了科技服务集成平台的试点建设工作,高新区科技服务集成平台(科集网)作为第一个专门面向高新园区的科技服务集成平台,经过两年的建设,已经上线投入试运行。
以社交化思维打造智慧园区
传统智慧园区建设大多以政府监管为出发点,建设思路是封闭式的,无群众参与,技术体系延续中心式架构,系统兼容性与灵活性差。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智慧园区建设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用社交化思维创新智慧园区建设路径,体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应用互联网服务提升公共服务。互联网改变了公共服务模式,在社区服务当中,充分利用O2O模式,引入互联网服务资源,可以有效发挥本地服务商线上线下的服务能力,提升政府服务效果。
通过众包创新城市管理模式。众包模式重新定义了市民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市民参与城市数据的采集、各种城市事件的决策和处理提供了条件,为提升社区管理效能开辟了新路径。
创造社交化的区域创新创业网络。服务资源网和创新社交圈构成了社交化区域创新创业网络的关键要素:服务资源网集聚与企业发展相关的各类创新服务资源;创新社交圈建立创新主体之间的网上互动关系,通过创新主体的在线互动促进区域创新。
应用社交化软件加速企业成长。社交化软件比传统的企业管理软件更小、更轻、应用难度小。园区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应改变过去建设单一大系统的思路,可以贴合实际需求选择社交化软件,将极大地降低应用成本。
建设内部社交网络提升管委会的效率。用开放的思维建设管委会社交网络平台,对内打破部门墙、促进沟通和联系,对外链接园区内外创新服务资源和人脉、发现专家。
实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球链接
伴随经济全球化迈入创新全球化阶段,"新产业、新思想、新商业模式、新创业"成为塑造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强化与全球尖峰地区在人才、技术、资本、产业链上的高端链接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开发区开放优势显著,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国际化环境。但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国内形式发生深刻变化,开发区"外资、工业、出口"的传统优势下降,经济增长乏力;制造业和服务业失衡、在国际产业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低端环节、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结构性问题和矛盾进一步显现;自贸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新经济区域加快发展,开发区的战略地位下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开发区亟需发挥"长板",转化优势,加快推动开放优势转化为融入创新全球化的支撑能力,链接国际创新网络。
落实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的"一大任务",是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优化开放型创新格局。要积极创新国际合作模式,通过建立专业化国际合作平台、引进国际创新服务公共机构、建立区域性创新驿站等方式加快聚集国际创新资源。要大力促进跨国公司技术溢出,鼓励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设立合资公司,共建研发机构,并探索建立外资企业技术辐射效果评价体系等。要持续支持开发区企业"走出去",支持企业在关联产业、行业技术、专业人才密集的国外地区设立研发中心,支持和引导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应用推广。同时,开发区要强化实施"一大抓手",即建设国际创新合作园,打造局部优化的创新环境。以建设国际创新合作园为主抓手,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实推进。通过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搭建各类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开展国际创新合作等方式,引导有限资源在有限空间集聚,将国际创新合作园建设成国际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区、国际创业孵化标杆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区、国际创新合作先导区。
(作者系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