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新闻动态 
 
【产业动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全球意义
来源: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  浏览次数:787 日期:2015/03/03  加入收藏

2月11—12日,以“打造命运共同体,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在福建泉州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奇葆出席研讨会高峰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扬帆海上丝路 实现共赢发展》。

  刘奇葆强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要共同建设开放包容的互信之路,相互支持、求同存异,维护地区发展稳定大局。要共同建设互利合作的共赢之路,深化贸易投资合作,推进互联互通建设,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要共同建设和谐共处的和平之路,坚持以和平方式、外交手段解决争端,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要共同建设文明互鉴的友谊之路,加强治国理政理念和实践经验交流,推进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合作。要共同建设对接梦想的圆梦之路,把中国梦与沿线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对接起来,一起追逐梦想、实现梦想。

从历史走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留下宝贵启示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传承历史的重大举措。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认为,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时期沿路各国的重要海上交通线,而且是沿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生命线。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尤权表示,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说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国度,中华民族具有海纳百川、包容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宽广胸怀。同时也证明,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人民,通过和平友好的合作与对话,实现互利共赢的包容性增长,是最佳的也是可行的选择。

战略构想建立更加紧密的两个“共同体”

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合作倡议。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秘书长钦貌林对这一倡议赞誉有加。他强调,作为缅甸的传统友邻,中国是缅甸最大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当前缅甸的经济改革迫切需要与东盟各国及南亚、中亚尤其是中国的互联互通,而这正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的美好愿景所在。

  走过辛勤播种的“黄金十年”,中国—东盟关系正迈入枝繁叶茂的“钻石十年”。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将推进这一“合作之舟”再次扬帆起航。钦貌林称,新“海丝”构想极具逻辑性与现实性,符合东盟各国的长远利益。双方在基础设施、海洋合作、经贸投资、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密切往来,必将为实现区域合作一体化注入全新活力。

  “只要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就能克服前进中的障碍,处理好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国强认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宏伟战略构想,引发了一些西方媒体及学者的热议。当问及如何看待此问题时,澳大利亚新闻频道股份有限公司CEO方安吉对本报记者表示,古老的“海丝”故事是中国“和”文化的历史产物,它留给世界的是共享、认同与包容的记忆。

  欧盟—亚洲中心主任、欧洲政策研究中心高级顾问弗雷泽·卡梅伦介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激发了欧盟的极大兴趣。他相信,这项战略对于中国国家软实力、政治影响力的意义不容小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涉及许多欧盟的合作伙伴,因此,欧盟将密切关注实施这一战略构想的未来行动,为探寻欧盟与中国的互利互惠而努力。

目标定位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谈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的目标与定位,王伟光指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世界意义。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涉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合作范围极其广泛,必然要求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要吸引域外力量参与,在加强沿路各国经济、贸易合作的同时,不断拓展新渠道、新领域,以积极的姿态,将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与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建联系在一起,以推动全球经济的大发展与大繁荣。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表示,丝绸之路本身就是一部全球互联互通史,在后金融危机时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推动的全球互联互通史的新篇章。美国库恩集团主席库恩在论坛上表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世界提供了更优于西方观念的地缘政治视野。”库恩强调,美国应摒弃冷战思维,与中国一道求跨越、谋发展。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华通讯社、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福建社会科学院承办。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张春海 白乐





 
返回上一页 || 打印文章 ||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1994-2014 tdi.tongji.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彰武路1号 邮箱:tongjidi@163.com 微信公众号:TongJi-DI 邮编: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