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新闻动态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2014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新闻发布会暨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  浏览次数:2662 日期:2014/12/04  加入收藏

2014123日,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成功举办了《2014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新闻发布会暨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以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为前三甲的中国产业园区百强榜单。报告回顾了中国产业园区自1984年以来的30年发展历程,首次提出了“园区2.0”的发展模式,其核心驱动要素为“制度、融合化、软环境”,以实现创新升级阶段的持续发展。

在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教授对《2014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进行了具体阐释和解读,并回答了记者提问。下午举行的“2014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以“迈向园区2.0:制度·融合化·软环境”为主题,任浩教授首先做了“迈向园区2.0:中国产业园区30年发展报告”的主题报告,国家科技部、工信部、环保部和中国开发区协会等部门领导,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和成都高新等百强产业园区代表以及国内知名园区研究专家等10位嘉宾发表了专题演讲,在嘉宾对话中,与会的200余名各界人士展开了互动交流。同济大学江波副校长、经管学院霍佳震院长代表主办方致词,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甄杰秘书长主持了会议,并揭晓了中国100强产业园区榜单。

2013年是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一年,通过对2013年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指数的分析,尤其是与2012年指数的比较研究,报告认为,中国产业园区的经济效益总体进一步提升;在百强榜单中,“东部强、中西部加快进步”的区域发展情况和高新区、经开区各占半壁江山的格局未发生大的变化;百强榜中发达省市区的园区入选数量占据绝对优势,但部分欠发达省份的国家级园区也有不俗表现;排位靠前的知名产业园区继续表现出“全能者”的角色,但多数产业园区在发展指标中的表现并不均衡;创新与合作成为保持持续发展优势的关键,但园区间创新发展不均衡,合作形式重于实质。

产业园区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2013年底,全国拥有482家国家级产业园区,其中高新区114家、经开区215家、出口加工区63家、边境经济合作区16家、保税区13家,其它园区61家。国家经开区和高新区这两大类园区的GDP合计达到132127亿元,占全国GDP 的近1/423.2%);合计工业总产值为351959亿元,超过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3;合计上缴税收为21975亿元,占全国上缴税收的近1/519.9%);合计出口创汇为8197亿美元,超过全国出口创汇的1/337.1%)。其中,百强榜中经开区生产总值为37718.78亿元,占全国经开区比重的56.2%,平均生产总值达到了754.38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17%;百强榜中高新区工业总产值为111810.94亿元,占全国高新区比重的73.9%,平均工业总产值达到了2236.22亿元,较2012年增长15.44%;百强产业园区上缴税收15191.72亿元,占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合计上缴税收的70%;百强园区出口创汇6160.43亿美元,占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合计出口创汇的75.2%

“东部强、中西部加快进步”的区域分布特征明显。百强榜中,东部产业园区占据了61席,中部产业园区22席,西部产业园区17席,东部高于中西部总和;从区域总体得分比例来看,东部园区占比为62.3%,中部园区占比为22.2%,西部园区占比为15.5%;从区域得分均值来看,东、中部园区的平均得分分别为0.32850.3243,均高于百强榜平均得分;西部产业园区平均得分为0.2937,低于百强榜平均得分。

高新区与经开区发展态势基本持平。从园区类别来看,2013年高新区为50家,较2012年减少1家;经开区也为50家,较2012年增加1家。从平均得分来看,高新区从2012年的略高于百强榜平均得分变为2013年的略低于百强榜平均得分;而经开区则相反,从略低于变为略高于百强榜平均得分。

百强榜中发达省市区的入选数量占据绝对优势,但部分欠发达省份的国家级园区也有不俗表现。按各省市区入选百强榜园区数量来看,排名前5的省份为江苏(15家)、山东(13家)、广东(8家)、浙江(7家)、安徽(5家);按照各省市区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入选百强榜的比例来看,排名前5的省份为北京(100%)、贵州(67%)、山东(54%)、广东(53%)、上海(50%)。从百强榜园区上缴税收来看,江苏、北京、山东、广东四个省市进入百强榜的产业园区合计缴纳税收均超过1500亿元,上海超过1000亿元。

排位靠前的知名产业园区继续表现出“全能者”的角色,但多数产业园区在发展指标中表现并不均衡。2013年,一批全能型产业园区在经济发展、创新发展、产业合作、园区服务、社会发展五项指标上均有不俗表现,其中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均有4项以上指标进入20强。

创新与合作成为保持持续发展优势的关键。研究发现,创新与合作两项能力在确保产业园区保持持续发展优势方面有更大贡献。一方面,两项能力的具体指标排名相对稳定,2012年创新发展和产业合作前20强中,分别有16家和13家留存在2013年前20强名单中,而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指标下园区的留存数量均不到10家;另一方面,创新发展、产业合作指标前20强与综合排名前20强的重合度也远高于其他指标,分别有11家、13家进入综合排名前20强。

就上海市而言,全市拥有各类国家级产业园区19家;入选百强榜产业园区共有4家,较2012年减少1家,入选数量居全国第4位;两大类园区(经开区和高新区)入选百强榜比例为50%,入选比例居全国第5位;百强榜中4家园区总体得分为1.5060,总体得分居全国第6位;百强榜中4家园区平均得分为0.3765,平均得分居全国第4位;百强榜中4家园区平均得分较2012年增加21.84%,增幅仅次于湖北,居第2位。

1984年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挂牌建园为标志,中国产业园区建立迄今恰逢30周年。本报告针对中国产业园区30年发展历程、贡献与特点、“三聚”发展模式、政策主题演变、学术研究主题分布等五个专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发现并提炼出30年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的1.0模式:政策、行政化、硬基础“三要素”组成的驱动模式。其中,政策指产业园区普遍通过土地、财税、人才等政策的倾斜,为园区发展提供了优惠的政策资源。行政化指产业园区被赋予行政职能、更高的行政级别或领导人级别高配,为园区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功能服务。硬基础指产业园区管委会或开发公司以大量资金投入用于给水、排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暖气、通天然气或煤气、以及场地平整的建设,为园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保障。尽管还有其他驱动因素,但我们认为这“三要素”无疑是中国产业园区30年高速发展最为基本且长期存在的内生要素。

经过30年的发展,大多数国家级园区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上述“三要素”,园区1.0中的要素驱动力渐弱,同时园区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那么,驱动产业园区未来发展的新要素是什么?这是站在历史转折点的今天必须重新思考并清晰界定的问题。为此,本报告提出了未来产业园区发展的2.0模式:即在创新升级时期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的驱动要素、合作方式、发展路径,以实现产业生态、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相融合的发展模式。其中,驱动要素为“制度、融合化、软环境”。制度指制定并完善国家立法层面的产业园区管理条例,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产业园区的地位、功能等;制定并完善地方政府建设产业园区间沟通协调、利益分享等机制;重视完善产业园区管委会自身的管理制度设计,通过制度完善获取管理红利。融合化指产业园区内的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学研介的融合;园区间资金、项目、管理、品牌等的互动融合,产业与社会间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融合,通过这三个层面的融合获取空间利用和拓展的红利。软环境指产业园区应重视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的智慧园区;集约化、循环发展的绿色园区;人际关系融洽、创新氛围浓厚的文化园区等,通过软投入获取创新红利。合作方式存在“飞地”的园区与园区合作、园区搭台下的企业合作对接、产学研金介协同式的创新合作、园区引导下的科技金融结合四种形态。三聚路径指产业园区的发展需要经历“聚核(核心企业与主导产业)、聚链(横向服务链与纵向产业链)、 “聚链(内部合作网络与外部合作网络)”的三个阶段。

在论坛上,科技部政策法规司王宇副司长作了“高新园区发展的政策指导”、环境保护部刘斌作了“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发展路径与展望”、中国开发区协会周振邦副秘书长作了“中国开发区的转型与创新”、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黄速建副所长作了“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的新起点、新动向和新思路”、亚洲开发银行园区专家陈青洲作了“用明天的眼光办今天的事:中国开发区的发展回顾和思考”、武汉东湖高新区的邓华作了“东湖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成都高新区的鲜荣生作了“加快推动转型升级新突破 努力实现三次创业新跨越”,以及同济大学中国产业园区研究中心副主任叶江峰作了“中国产业园区30年:政策主题特征与学术研究演变”等精彩的专题演讲。

《2014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的发布以及提出的“迈向园区2.0”的理念对于产业园区主管部门领导、产业园区管理者、专家学者等,在了解产业园区最新资料、掌握理论研究成果、指导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据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介绍,已确定“12·3”作为《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100强产业园区排行榜》发布与揭晓固定日。




 
返回上一页 || 打印文章 ||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1994-2014 tdi.tongji.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彰武路1号 邮箱:tongjidi@163.com 微信公众号:TongJi-DI 邮编: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