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应从二元非均衡向二元均衡转变,产业园区发展形态应从单维生态向多维生态转变,产业园区发展理念应从补主体向强关联转变,产业园区管理方式应从轻管理向精管理转变。”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在展望未来高质量产业园区发展时说。
今天,由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等主办的《2018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发布,TOP产业办公研究院受邀参与了蓝皮书的发布会,有几大看点跟各位分享一下:
01
园区经济依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截止到2017年底,375家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在经济发展中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2017年,375家两类国家级产业园区合计GDP为18.6万亿元,超过同期全国GDP的1/5(22.5%);两类国家级产业园区合计税收收入为3.3万亿元,接近同期全国税收收入的1/4(22.9%);国家级经开区进出口总额为5.6万亿元,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0.1%,国家级高新区出口创汇4781亿美元,占同期全国出口创汇的总额14.5%。
两类国家级产业园区经济发展继续呈现回稳态势。2017年,两类国家级产业园区的GDP同比增加8.8%,高于全国GDP增速近2个百分点,其中经开区增速为9.9%,高新区增速为8.3%;
02
强者恒强
6年来,百强榜产业园区总体情况稳定,前三甲仍未变动。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6家产业园区连续6年入选百强榜前10强。百强榜前3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苏州工业园区连续6年未变。
从这一现象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产业园区的发展其实自带“飞轮效应”。
03
西部增速喜人
虽然百强榜中发达省市区的入选数量占据绝对优势:江苏(20家)、山东(11家)、广东(9家)、浙江(7家),并且从平均得分来看,2017年百强榜东部产业园区平均得分(0.327)均高于中部(0.311)和西部产业园区(0.297),但西部园区的平均得分增速(3.1%)均高于东部(2.5%)和中部产业园区(0.46%)。
2018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100强榜单揭榜
04
高新区略胜经开区
百强榜高新区和经开区入选数量相当,但高新区平均得分高于经开区。2012至2017年,百强榜高新区与经开区数量基本平分秋色。但2017年,高新区在平均得分高于经开区近3个百分点,平均得分增速领先于经开区近2个百分点。
做园区,必须要处理好三个相关者关系:园区与政府关系、园区内管委会与开发机构关系、园区与企业关系。其中政府为园区赋权,是权限来源;开发公司为园区赋能,是资源来源;企业为园区赋力,是动力来源。
中国产业园区的发展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40年产业园区也经历了孕育期、初始培育期、高速发展期、稳定整顿期和创新发展期等五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发展,使产业园区具有了较为完整的各种阶段下的发展能力,特别是不确定性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未来,在工业4.0的快速兴起、科技正在加速回归都市、人类进化到高感性时代、年轻一代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改变等等一系列社会科技人文的因素下,园区将会如何把握机会,取得更好的发展,期待您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