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上海12月8日讯(记者王剑锋)由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主办的“2016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日前在沪举行,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16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产业园区百强榜单同时揭晓。
《2016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通过对2015年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指数进行分析,提出新时期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的特点:国家级产业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2015年,国家经开区和高新区这两大类园区的GDP合计达到158269亿元,占全国GDP的近1/4(23.39%);两类园区合计上缴税收为27301.5亿元,占全国上缴税收比例接近1/4(21.86%);两类园区合计出口创汇为56457亿元,大约占全国出口创汇的2/5(39.93%)。
国家级产业园区数量进一步上升,国家级高新区新增31家。2015年,全国新增32家国家级产业园区,其中高新区占31家,另外1家为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的快速增长体现出国家对创新发展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视。至2015年底,全国拥有520家国家级产业园区,其中高新区146家、经开区219家、出口加工区63家、边境经济合作区16家、保税区15家,其它园区61家。
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两类国家级园区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均低于全国水平,其中经开区相关经济指标的下降幅度大于高新区。按照原115家高新区计算,在GDP增速方面,2015年两类园区的GDP较2014年增加4.2%,低于全国GDP增速(6.9%)2.7个百分点。在上缴税收方面,2015年两类园区的上缴税收较2014年增加0.1%,低于全国上缴税收增速(4.8%)4.7个百分点。在出口创汇方面,2015年两类园区的出口创汇增速为3.2%,高出全国出口创汇增速(-1.8%)5个百分点。
中国产业园区百强榜单显示,百强榜产业园区在两类国家级园区中占据重要位置。百强榜园区共上缴税收18058.46亿元,占两类国家级园区合计上缴税收的66.14%;百强榜园区共贡献出口创汇43816.99亿元,占两类国家级园区合计出口创汇的77.61%。百强榜产业园区连续4年基本保持稳定,但稳中有变。78家产业园区连续4年进入百强榜,15家产业园区连续4年进入前20强,7家产业园区连续4年进入前10强。
百强榜园区综合平均得分呈小幅下降趋势,其整体发展进入新常态。2015年百强榜园区综合平均得分为0.3054,较2013年、2014年分别下降5.07%、0.23%。近三年经济发展指标平均得分的下降是综合平均得分下降的主要原因,创新发展、产业合作、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这四项指标变动幅度相对较小,从而反映出园区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百强榜东中西部园区入选数量分布基本稳定,但东部园区入选数量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就平均得分来看,百强榜东西部园区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中部园区则小幅上升。2015年,百强榜东部园区拥有64家、中部21家、西部15家,百强榜东中西部园区数量分布与2014年基本相同。
百强榜中发达省市区的入选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省域分布前3强4年来保持不变,江苏省是入选百强榜园区数量最多的省份且发展强劲。按各省市区入选百强榜园区数量来看,排名前5的省份为江苏(19家)、山东(11家)、广东(9家)、浙江(6家)、辽宁(5家)。按各省市区入选百强榜园区的平均得分来看,排名前5的省份为北京(0.6428)、上海(0.4448)、天津(0.4098)、湖北(0.3568)、安徽(0.3274)。从百强榜园区上缴税收来看,江苏(2704.26)、北京(2424.91)、广东(1835.35)、山东(1600.05)四省市进入百强榜的产业园区合计缴纳税收均超过1500亿元,上海超过1000亿元。
就上海市而言,全市拥有两类国家级园区8家;入选百强榜产业园区共有3家,与2014年持平,入选数量居全国第8位;两大类园区入选百强榜比例为37.5%,入选比例居全国第7位;百强榜中3家园区总体得分为1.3344,总体得分居全国第6位;百强榜中3家园区平均得分为0.4448,平均得分居全国第2位。